第28期

新年再出发 香港需防疫情、暴乱死灰复燃|中国世界观.028

香港在新的一年重新出发,需全力做好两大工作:一是全面防控疫情;二是维护国家安全,防范黑暴势力死灰复燃。我们必须看到,“揽炒派”决不会甘心失败,反华势力还会将香港作为遏制中国的棋子,香港还需继续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堤坝”。
27期

唤醒两岸共同记忆 开始思考统一后台湾治理问题

“十四五”期间祖国统一的条件会更成熟,要将实现祖国统一纳入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容,开始思考和共同探索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地区的治理问题。抗战时期台湾同胞没有缺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台湾同胞不该也不会缺席。
26期

从三季度数据看明年 同比增速可能让大家“惊讶”

中国第三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季度增速由负转正。中国经济巨轮正破浪前行,其航向也备受世界关注。今年5月以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被多次提及。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下,如何理解“双循环”?中国经济下一程会怎么走?
25期

中国之“智”成就黄河之“治”

“国运”盛则“河运”兴,大河之治体现着国家的治理能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之后,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同世界上其他大河相比,黄河的治理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
24期

摒弃偏见 美国不妨试试“中国药方”

诞生于完全不同的文化土壤的中医和西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战场上,兄弟般携手出征,战果辉煌。然而,美国无暇、无意或许也无能顾及自己国家千百万人的生命安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应该成为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对抗的理由。
23期

全球文旅业遇冷 中国文旅业或可乘风破浪

三伏盛夏,全球文旅业似仍未告别“冬眠”。近日,中国影院迎来重启时刻,与此同时,旅游业复苏也连迎政策利好。中国文旅产业释放回暖信号。全球疫情持续背景下,中国文旅产业复苏前景如何?相关企业如何应对新变化新挑战?
22期

“透视”中国经济半年报 “三个聚焦”打好今年经济下半场

中国经济半年报揭晓,中国经济实现“转正”。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主要发达经济体(美日欧)GDP均为负增长。巨大挑战下,中国经济回升实属不易。中国经济半年报传递出哪些信号?当前外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今年中国经济下半场怎么走?
21期

须做好与美“脱钩”最终难以避免的准备

可以肯定,美国对中国挑衅和遏制的动作还会继续。我们必须要有中美“脱钩”最终难以避免的准备。对中美关系发展趋势的清醒判断和尽快布局,是眼下做好“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绕不开的重大议题。
20期

中医药走出去并非坦途 做强自己更能被世界接受

很多人认为中医药不再年轻,但中医药的思想不老,中医药在每个时代都保持着它独有的“精气神儿”。中医药人要下苦功夫,疗效始终是中医药扩大影响力的硬核因素。“你若芬芳,蝴蝶自来”,只有做强自己,才能吸引别人。
19期

疫情加剧全球人才竞争 出国留学长期看可能遇困难

短期看,世界名校的招生政策不会变化,而且可能会更容易。但从长远来看,受国际政治局势影响,留学难度可能会增加。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开放度可能会有所减弱,中国需要增强独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
18期

击碎美国无理索赔 亟需国际化法律人才支撑

面对美国“滥诉”要从战略上藐视但战术上重视。国际化法律人才队伍的建设已迫在眉睫,人才的培养非朝夕之功,不能等口渴了才挖井。中国司法对外交流的门户应该开得更大,中国法律界的声音应该被世界听见。
17期

疫情让中国成为国际投资首选地 中国外贸具备V形反转实力

特朗普称切断中美关系可省钱这违背经济学基本常识;对撤资没必要过度反应,疫情反而使中国成为国际投资首选地;一旦国外疫情得以控制,外部需求开始复苏,中国外贸具备V形反转的能力和实力。
16期

诋毁和挑拨终将被唾弃 中欧无根本利害冲突前景可期

中欧之间无根本利害冲突,是互利的合作伙伴,而不是零和的竞争对手。一些舆论和媒体将疫情政治化,对中国责难甚至诋毁,这些行径挑战人类道德底线,违逆中国和欧洲国家人民友好合作愿望,终将被人民、被历史所唾弃。
15期

中美斗争是遭遇战持久战 需建国际和平发展统一战线

中美斗争是注定要来的,是遭遇战,也很可能是几十年的持久战。“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们未来面对的困难和挑战甚至要远大于二战前夕的苏联。建立国际和平发展统一战线,是现阶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之举,利于中国也利于世界。
14期

疫情期间直播带货逆势突围 但要防带货变“带祸”

诸如快手、今日头条一类的平台不属于电商平台,不受《电子商务法》的约束。在这种背景下,直播带货乱象不可避免。但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管理和规范理应加强,但包容和鼓励新生事物的态度不可或缺。
13期

全球供应链再配置 中国要力求从中下游升级到上游

疫情叠加逆全球化,全球供应链正处于再配置阶段,对于中国来说,必须在供应链条、去政治化和宜商环境上下足功夫,不但尽最大可能集聚、延长供应链条,还要力求从供应链的中下游升级到上游。
12期

疫后经济复苏需更大力度 建议出台4.88万亿一揽子政策

疫情后经济复苏亟需系统性、全局性、针对性的对症良方,这应该也是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热点议题。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宏观政策课题组建议推出4.88万亿元规模的一揽子政策组合,发放9000亿元现金券和消费券。
11期

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尚存挑战 跨境资金流动需加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体系”的制度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既有优势也存挑战。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一年后,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进程如何?还有哪些方面需进一步提升?
10期

抓粮食安全端好中国的饭碗 要有底线思维和全球视野

全球疫情持续,引发粮食安全担忧,中国人的饭碗会不会受到威胁?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首次提出“六保”,对其中的“保粮食能源安全”应作何解读?在此方面有何良策?
09期

疫情后可能加剧产业链区域化 中国决不可掉以轻心

疫情可能导致一些国家考虑在区域内建立更完整、安全的供应链。中国要高度重视这些变化,要从“三产”迷思中走出来。高端技术、高科技产品、关键零部件还是中国短板,改善营商环境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依然是头等大事。
08期

适时恢复“台湾省”称呼 理性回应国际关切坚决遏制“台独”

我们一方面要坚决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比如恢复“台湾省”称呼,反制蔡英文当局“正名”闹剧;另一方面处理美国和个别西方国家的关系要有破有立,为继续推进全球化,为有效、有力遏制“台独”赢得外部环境。
07期

医者仁心与人道主义同向 中医药未来必然更加国际化

中医药提倡的“医者仁心”与今天全球广泛认可的“人道主义”是同向而行的。在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中医药将越来越不可或缺,加快中医药国际化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06期

非洲兄弟不会被恶意挑唆蒙眼 中非友好经得起历史检验

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借机给中非友谊泼脏水、搞离间,是低估了中非人民的智慧和中非友谊的分量。中非友谊经历了血与火的锻造和大风大浪的考验,绝不会因为一些人的借题发挥和聒噪受到影响。
05期

放任的"群体免疫"愚蠢 压制疫情政策要合适有度

疫情侵袭全球,如何看待各国的政策选择?“群体免疫”真的可以使经济免受疫情冲击吗?以经济停摆的代价阻击疫情到底值不值得?
04期

全球化或放缓但不会停滞 他国想“转移”中国产业链不容易

疫情引发的连锁反应,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衰退,投资贸易可能回到一种“有限的全球化”。但全球化趋势不会改变,中国的产业链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具有非常深厚、系统的支撑体系,任何一个国家想“产业回归”不那么容易。
03期

警惕中国抗疫物资问题被政治化

相比此轮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对我国相关产品加征关税的行为,因产品标准等形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更隐蔽、更具保护性。我们要警惕我国出口和援助的抗疫物资问题被政治化;也要严防极个别不合格抗疫产品流入国际市场,破坏中国制造的形象。
02期

贾康:中国政府不宜向全体老百姓直接发现金

疫情面前,如何通过财政方式扶持和帮助中国低收入人群?中国政府能像有些国家那样,为所有中国老百姓发现金红包吗?
01期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将中国产业链撇开或替代

疫情将使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发生战略收缩,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将中国产业链撇开或替代。中国参与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方式,可能由过去的出口导向的全球化,转向利用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zhangnr@china.org.cn 电话:010-88824983 传真:010-88824989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