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受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影响,全球人才格局将发生什么变化?后疫情时代,英美等国的留学政策会有哪些改变?中国学生申请出国留学、中国国际教育交流会受到什么影响?
本期微评:短期看,世界名校的招生政策不会变化,而且可能会更容易。但从长远来看,受国际政治局势影响,留学难度可能会增加。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开放度可能会有所减弱,中国需要增强独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后疫情时代,如何推进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创新型学校,是各级政府与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共同课题和使命。当前我们要以最快速度,尽可能主动引进国外的一流教育资源,与我国本土教育进行融合。国际化、创新型学校是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
特约评论人:张梧华 致公党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剑桥大学中国遴选中心主任、托马斯实验学校理事长
本期责编:张宁锐 江虹霖
《中国世界观》评论栏目由中国网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疫情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突出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我国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比以前更加迫切。
疫情之后一段时间内,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开放度可能会有所减弱,对中国学生和家长来说,曾给中国教育带来助力的国际一流教育资源可能会有所减少。应加快世界优质教育资源与我国教育的融合,只有融合的、本土化的教育才能对中国的人才培养发挥更加根本的作用。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提前,要从孩子抓起,到了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可能已经晚了。
谈到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留学是绕不开的路径。后疫情时代,世界名校的招生政策我认为短期内不会变化,而且可能会更加容易一些。什么原因?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第一,疫情期间,各国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到抗击疫情以及恢复经济上,对教育的投入势必产生影响。大学的经费在未来的两三年之内可能面临不足,这就意味着这些世界一流大学,都需要吸引留学生,因为留学生是他们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我认为短期之内不会影响中国学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去读书,甚至录取机会也许会更多。
第二,欧盟去英国的学生可能会减少,因为欧洲各国普遍受到疫情打击,家庭的经济收入会减少,学生到英国去读一流大学,成本很高,去英国读书的愿望会下降,也就是说数量会减少。英国脱离了欧盟,那么这批学生会变成国际学生,英国政府不再给予欧盟学生优惠,学费要大幅度上升。英国是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欧盟的学生减少了,空出来的名额给谁呢?会给其他国家的国际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所以中国学生短期之内去英国留学的机会会比较多,申请相对比疫情前要容易。
第三,从长远来看,难度会增加。因为疫情之后,国际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中英关系肯定会调整,怎么调,能不能回到以前,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我个人看法不太乐观。中国学生去英国留学,包括剑桥、牛津这样的一流大学,难度也许会增加。美国对我们的留学生政策目前总的来说是收紧。其他国家在疫情之后民粹主义可能抬头,人文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这使得留学的难度可能会增加。
当然,大学本身的招生政策,应该说有它相对稳定的内在因素。原因很简单,大学需要经费,国际留学生能给它注入大量的经费。另外,一流大学需要挑选一流的学生,中国一向是优秀学生最大生源输出国,所以世界著名大学的政策应该是欢迎中国留学生的,概括起来源于两方面的需求:一个是对“财”的需求,即经费的需求;一个是对“才”的需求,即对优秀人才的需求。只是我们要应对更多新的挑战。
当然,经历本次疫情,中国人应该更深一层思考问题:中国需要增强独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从这一目标出发要积极推进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要积极鼓励建设创新型学校。这是后疫情时代各级政府与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共同课题和使命。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往期精彩:
击碎美国无理索赔 亟需国际化法律人才支撑 | 中国世界观.018
疫情让中国成为国际投资首选地 中国外贸具备V形反转实力 | 中国世界观.017
诋毁和挑拨终将被唾弃 中欧无根本利害冲突前景可期 | 中国世界观016
中美斗争是遭遇战持久战 需建国际和平发展统一战线| 中国世界观015
疫情期间直播带货逆势突围 但要防带货变“带祸” | 中国世界观.014
全球供应链再配置 中国要力求从中下游升级到上游 | 中国世界观.013
疫后经济复苏需更大力度 建议出台4.88万亿一揽子政策丨中国世界观.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