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将中国产业链撇开或替代 | 中国世界观.001

发布时间: 2020-04-09 17:5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刘志彪 | 责任编辑: 江虹霖

【开栏的话】在中国理解世界,从世界观照中国。中国网政协频道、中国网议库平台今日起推出《中国世界观》微评栏目,将在全球战“疫”的特殊背景下,聚焦全世界、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热点新闻事件发声,以微评论的形式,同各界人士一起,紧跟时事热点,或提供思考,或分析形势,或拆解迷局……旨在于嘈杂混乱中冷静思考,从迷雾碎片中拨云见日,助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深读、深悉,进而能深解、互信。


本期主题:新冠肺炎疫情会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生哪些变化?

本期微评:疫情将使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发生战略收缩,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将中国产业链撇开或替代。中国参与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方式,可能由过去的出口导向的全球化,转向利用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

特约评论人:刘志彪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理事长、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本期责编:张宁锐 江虹霖


这次疫情的冲击使人们看到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的脆弱性,过去支持这个体系不断深化和泛化的纯经济学思考并不牢靠。

首先,一旦出现像新冠肺炎这种大面积的疫情冲击,要产业链的“链主”即总龙头担负起协调不同生产环节和生产区段的任务,其协调成本便要趋向于无穷大,甚至根本不可能完成。

其次,为了避免未来再次遭遇措手不及的窘境和大规模损失,企业建设的供应链系统会要求更加体现自主性和可控性。这样会使企业更多选择以短期利润换取整个系统韧性的行为。

再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各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怀疑态度和倾向,封闭取向、种族歧视、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加上这些年贸易摩擦和冲突不断,逆全球化浪潮选择民族孤立而非全球团结,动摇了经济全球化的政治基础。

据此,疫情后将面临跨国企业全球化战线的战略收缩、政府维护全球化的政策资源减少、国内民众内向化等倾向,意味着过去由西方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主导的GVC(全球价值链)可能会在未来若干年中发生猛烈的规模缩减、范围缩小和形式变化。

虽然这种战略重组的具体情况我们还无法清晰地描述,但基本方向还是可以预测的。如疫后关于重要原材、零配件、中间投入品尤其是医疗医药等产业的GVC,跨国公司可能会就此搬迁回本国,以形成政府和社会所要求的自主可控的国内价值链(NVC);再如一些供应链容易受突发事件影响的GVC布局,或许就不能像过去那样集中于某一区域,而极有可能分散布局在全球各个主要国家,以规避可能的风险。

此外,美国、日本等国家将会抛弃主流经济学把增长与创新分割开的传统,吸取数次世界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强调生产制造过程以及把它与创新结合起来的重要性,强调制造业及其政策在创新和现代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纠偏过去“去工业化”的错误的经济政策,加速制造业回流本国。

西方发达国家想立刻就建成独立的供应链来替代中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仍长期存在,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绝对优势形成而逐渐加强,并将对全球产业资本形成持久的投资吸引力。根据一些国际性机构的报告和我的实地调研看,外资并未因为本次疫情而改变对中国的投资策略。其中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的。各国的生活水准和生产率不同导致生产成本不同,进而导致产业结构不同,违反经济原则的产业回流,把一些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布局在生活成本和营商成本很高的发达经济中,必然无法长久。同时,中国市场规模的扩大和营商环境的逐步优化,也是持续吸引外资进入中国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疫情可能导致一些国家引导产业回归,最后只可能是少数产业链或者部分产业环节的回归,而不可能是全部产业链的整体迁移,因为这不符合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将中国产业链撇开或替代。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仍是不可挡、不可逆的,只有在某些方面可能会出现逆全球化的现象,或者经济全球化的形式可能会有所改变,中国参与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方式,可能由过去的出口导向的全球化,转向利用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中国接下来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开放降低营商成本,增大对外资的吸引力。


注: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中国世界观》评论栏目由中国网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