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口述⑮】彭立勋:建立深圳社科院是我做的最有价值的事

发布时间: 2018-11-28 11:3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王静

深圳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成立的第二年,即1993年我接到通知,说中宣部等国家单位要在上海召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正在征集相关的论文。我意识到这是我们难得的与全国对话的机会,于是开始思考如何找到既结合深圳实践又能产生较大影响的课题。

从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视察深圳到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邓小平就特区建设问题发表了很多次讲话,但还没有人系统地研究它,尤其是关于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研究的论著,当时还是空白。于是,我就花了一段时间研究这个问题,最后写了一篇《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思想及其在深圳的实践》的论文,上交给中宣部。很快中宣部通知我,我的文章入选了,要我去上海开会。

1993年6月,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的规模不大,但是规格很高,时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郑必坚主持,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发表了讲话。我作为开幕式大会5个发言嘉宾之一,与时任上海市政府顾问汪道涵、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等人一起做了发言。

第二天一早,《人民日报》头版就报道了会议,1994年2月7日,《人民日报》理论版又用较大篇幅发表了我向这次会议提交的论文,让我很受鼓舞。

从上海回来以后,深圳市委宣传部听了我的汇报,对这个课题也很有兴趣,要求我进一步开拓,写出一本书来。1994年,我向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申报了课题“邓小平经济建设思想研究”,课题评审的要求很严格,我们并没有抱很大的希望。后来有一天我在广州见到了时任广东省社科联主席梁钊,他参加了申报课题的评审。他告诉我说我的课题被评上了,而且是难得的高票通过,有专家甚至发言说“这个课题非深圳莫属”,这让我很感动。这是深圳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第一次拿到国家课题。

后来我就组织课题组出去调研,珠海、汕头、厦门3个经济特区我们都去了,最后写成了《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出版后社会各界评价很高,我们在全国拿到了多个奖项。1999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决定对“六五”至“八五”时期(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优秀成果进行奖励,这本书获得三等奖。1999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颁奖大会。

1992年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成立后,除了上述课题,我们还参与了市里很多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重大课题调研,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例如关于深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研究、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研究、关于深圳建立经济中心城市和建设国际性城市研究、深港合作研究等。几年时间,我们做出了一些较有影响的成果,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多次批示,这就为“社科院转正”奠定了基础。

我来深圳就是要建立深圳社科院,这是我一直想要达到的目标,很多专家学者也多次和我提到要将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升格为社科院。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后,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当年9月底,时任市委副书记黄丽满和宣传部长白天召开深圳市社科界学习十五大精神座谈会,讨论未来如何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大家都提出不管是从工作需要、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方面来说,还是与国内学术机构交流来说,都应该成立深圳社科院。

10月初,宣传部采纳了这个意见,并派调查组到我们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调研。经宣传部同意,我们向市委递交了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转正”为社科院的报告。10月底,时任市委书记厉有为就批示了。11月11日市编制委就下达了批复,同意市社科研究中心更名为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在此之前的1995年,深圳市社科联也已经正式宣告成立,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和社科联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批复下达的时候,我正好在广州参加中南地区社科院联席会议,按原计划,会议将于13日移到深圳进行。我想能不能在会议上挂牌成立深圳社科院呢?于是我就中途赶回深圳,向黄丽满副书记汇报了这一情况,黄丽满表示赞成,并建议请厉有为书记出席。

1997年11月13日下午,深圳社会科学院挂牌仪式暨中南地区社科院联席会议在麒麟山庄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13个省、市社科院的近百名领导与专家学者与会。时任市委书记厉有为、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汝信、广东省社科院院长张磊共同为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挂牌揭幕。正是领导们的重视推动了深圳社科院的建立。

至此,从1992年成立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到1995年成立市社科联,到1997年成立社科院,短短五年时间我们实现了三个跨越,真叫人欣慰。我来深圳的第一大目标终于实现了。

在来深圳之前,我一直是做美学研究的,去英国也是研究当代西方美学,这是我热爱的专业。而在深圳的这些年,我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行政工作,所以我就想等退休了,可以转回来继续集中做我的美学研究。

但是2002年我刚退休不久,深圳市委决定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举办一个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为了撰写展览大纲,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决定成立专家组,并让我任组长,市人大、深圳大学、市史志办、深圳博物馆好几位专家都被邀请来参加专家组工作。

自2003年起,我们就开始为这个大纲进行调查研究,查阅各种资料,反复研究讨论,力求将深圳的改革历程、创新精神和基本经验表现出来。我们拜访老领导、收集市委市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资料、找市民代表座谈、召开专家论证会……集中各方智慧,数易其稿,形成初稿后,提交市委常委会议上讨论。

为了写作好这个大纲,我们历尽辛苦,对很多问题进行了走访核实,比如邓小平关于建立经济特区讲的那段非常重要的话:“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后来我们了解到这几句话原本是在不同的场合讲的,媒体公开报道时却将它合在一起了。时任广东省省委书记吴南生是第一个将这3句话公开出来的人。我们看了他写的回忆文章,并且访问了他。他说:“这几句话是由我先说出去的,公布以后,媒体就把它们弄在一起了,后来别人以为是一起讲的,其实不是。”他还要我们去北京向谷牧同志了解更多情况。我们到了北京找到谷牧同志,他也说不是一起讲的,3句话是在1979年4月前后讲的。其中,“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这句话是小平同志听他汇报后直接跟他讲的。对所有重要的、关键的史料,我们都这样一个一个核实,做到经得起历史检验。因此我们的这个展览是最翔实,最忠于历史的。后来这个展览也获得了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而事实上,我的美学学术研究并没有因为来到深圳、并担任行政领导工作而耽误,相反,深圳改革开放的氛围还为我的学术研究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1989年我刚到深圳,便根据在国外学习积累的美学资料,以及研究后形成的新思想,撰写和出版了新书《审美经验论》。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汝信认为它“突破了前人研究水平”。1990年它获得深圳经济特区十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接着又获得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我还借助深圳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加强与国际美学界的联系,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向国内美学界介绍国外学术新进展。后来我出版的几部有影响的美学著作都是在深圳完成的,有的还被学界称为填补了美学史研究的空白。我的新著《审美学现代建构论》最近又被选为“深圳学派建设丛书”之一出版。

经过统计,我到现在一共出版了46本书,其中41本都是来深圳后写作并出版的。

原来在母校华中师范大学的领导同事、同学朋友也逐渐认可了我来深圳的选择,觉得我来得值得。后来,华中师范大学来深圳参加活动、与深圳进行合作我都起到了桥梁作用,母校之后也聘请了我担任博士生导师。

现在回过头去看,我从1988年调来深圳,至今已经26年了,这是我人生中很宝贵的一段时间,我觉得我来深圳是正确的选择,建立深圳社科院是我人生中做得最有价值的事。

而且在深圳我的学术研究有了新开拓,原有的美学研究也有了新进展,可以说是双丰收。如果当初我留在华中师范大学,可能也有上升空间。但可以肯定的是,我现在实现了的很多人生超越,在其他地方是无法经历的。我的人生梦想在深圳得到了实现,感谢深圳,我很满足。

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APP平台)转自《深圳口述史》丛书,部分内容有删改。

推荐阅读:

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我们的爱情——深圳口述史系列视频第3集

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我的1980——深圳口述史系列视频第1集

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迁徙的路——深圳口述史系列视频第2集

【改革开放40年口述⑫】"欧柏兰奴"创始人罗峥:深圳成就了我 我愿成就更多人

【改革开放40年口述⑪】"东方香奈儿"许琳璧如:把服装高定带回深圳

【改革开放40年口述⑩】汪顺安:用“给贷筹借”建起永不落幕的深圳书城

【改革开放40年口述⑨】深圳CBD规划变现实 陈一新:中心区是我第二个孩子

【改革开放40年口述⑧】《邓小平》塑像作者滕文金:雕塑家最重要的是靠作品说话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