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口述⑧】《邓小平》塑像作者滕文金:雕塑家最重要的是靠作品说话

发布时间: 2018-10-26 10:0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王静

编者按:滕文金回忆,“我做了个20多公分高的小样(《邓小平》雕塑),拍下来给他的家人看,他们觉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定了下来。这是一个艺术工程,必须依靠团队力量才能完成。所以我、白澜生、刘林、杨金环4位雕塑家全被集中到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一起创作。2000年11月14日,恰逢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0周年,塑像才在莲花山上立了起来。本期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深圳口述史》图文系列报道讲述滕文金的雕塑故事。【改革开放40年口述③】嘉瑞国际李远发30年坚守深圳的动力在哪里? _中国政协_中国

本文由深圳市政协特别支持,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APP平台特别制作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深圳口述史》图文系列特别报道。

滕文金,1937年生于山东莱州。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84年来深。曾任深圳雕塑院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一级美术师。作品有深圳莲花山《邓小平》青铜塑像、银湖宾馆《迎宾图》大理石雕刻、深圳图书馆《上下五千年》木雕等。

2015年9月28日,滕文金讲述雕塑与深圳空间美的构建。

深圳人不知道滕文金的多,但不知道莲花山邓小平像的很少。雕塑美化了城市,记录下城市发展进程中值得纪念的事件与人物。

我1979年就出名了。那一年,我带着117件木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木雕展,广州、北京和香港的一些媒体都对我的报道与评论,许多刊物刊登过我的作品。正因为如此,深圳刚开放,在省里任职的黄施民就对当时在广州雕塑院工作的我说:“你来深圳做雕塑吧,有任务做。”


滕文金根据邓小平60年代的身材和80年代的神态,设计创作的邓小平像小样


1997年,邓小平像完成,翻制成铜像之前,滕文金与之合影

1980年7月底,我抵达深圳,一出火车站,但见水光映天、茫茫荡荡,到处是水塘浅洼,我心想,深圳原来是个沼泽地。看着虾游蝌走,蟹洞错落,觉得这里的螃蟹一定很多。

等走到东门工人文化宫附近,我便询问市政府在何处。有人指着前面一座像大门一样的水泥框架说:市政府就在那儿办公。在市政府附近的招待所里,我见到了时任深圳市委秘书长丁励松,他挤在人群中,同招待所的工作人员一起往外搬地毯,工作人员都卷着裤腿、赤着脚、光着膀子,一个个满身泥水,油光满面,就像拳击手。他跟我说:“遗憾得很,这会儿顾不上你,昨晚突然降了一场暴雨,整个深圳都被水淹了。”我这才知道,原来我看到的水塘不是海潮,而是暴雨造成的。

眼见招待所没法住,我就跑到附近的宾馆去。那时老百姓上洗手间,很少使用卫生纸,所用清洁材料都是树叶、树枝,厕所很快就堵死了,恶臭溢到走廊。我休息了一中午,想着宁可睡招待所湿的床,也不愿睡臭气熏天的宾馆。就又折回工人文化宫的招待所,谁知一躺下,床板的潮气隔着凉席往上翻,好像睡在冲浪的滑板上。

我无法入睡,起身与服务员聊天。服务员说:“你昨天来才好玩,所有茶具、家具全浮在水上,根本不用自己搬。”

那时我对深圳印象不好,觉得这里是个大农村。后来住到原宝安县的招待所,开始与丁励松等人商讨深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雕塑。我找来《宝安县志》看,无奈里头并没有什么特殊事迹。又查《辞海》,得知“圳”字的意思是小水沟,也无其他有意义的传说。

1981年,滕文金在广州的工作室制作大鹏石雕

那时市委领导都没有带家眷,夜里聊天机会多。一日,丁励松兴致勃勃,到市长办公室来,见我坐在那里,脱口而出:“行啦,深圳在明代建有大鹏城,现在还有大鹏公社和大鹏大队,咱们就做个大鹏吧。”

确定鲲鹏为城徽后,我着手查阅资料,从1980年8月至1982年3月,先后设计了数十稿。但由于预算等问题,大鹏城徽最后不了了之。我很理解,好在“大鹏”这一形象作为深圳的标志之一已深入人心,鹏城、大鹏奖、大鹏杯……它似乎以另一种方式飞进了千家万户。这座雕塑至今仍在我心中孕育。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