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东:加强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建设
全国政协常委李惠东认为,基层环保综合执法队伍建设,事关污染防治攻坚战能否打得好、打得赢、不反复。目前,污染防治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暴露出的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并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
为此,他从4个方面建议加强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建设:
一是适当扩大基层综合执法队伍规模。各级党政部门要优化人员编制结构,将执法人员编制向基层和一线倾斜。通过同级事业编制总量内调剂、从环保部门外划转编制等办法,解决基层工作的用编需求。加速整合环保和国土、农业、水利、海洋等部门相关职能和队伍,统一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不断充实基层环保执法力量。
二是大力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基层环保执法队伍培训,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及时总结污染防治经典案例和实践操作模式,推广污染防治创新技术。举办执法资格考试,保证在岗人员持证上岗。加大环保执法办公用房、交通工具、监测仪器设备的投入,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专业综合执法队伍。
三是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各级党政部门要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可参照信访津补贴制度,对基层一线接触各类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防治工作者,进行补贴和资助。可参考公安、城管等部门做法,对污染防治工作人员发放加班费用。要进一步改善基层环保部门干部的晋升渠道和成长环境,发挥环保人才的价值和作用。
四是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要齐抓共管、协调联动,形成政府组织实施、环保部门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环保大格局。大力宣传推进污染防治的举措和成效,及时曝光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引导鼓励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美化净化环境、坚持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特别是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参与污染防治工作,共同打赢污染防治的人民战争。
吉林:加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代表京津冀政协作了联合发言。吉林表示,目前,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
吉林认为,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迫切需要和必由之路,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在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执法、统一预警、统一减排上下真功夫。为此建议:
一是进一步深化区域大气污染共治机制。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领导下,加快筹建区域大气管理机构,组织制定区域大气环境的重大政策措施,完善区域联防联控联治、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等制度。加快制定统一的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
二是加快调整区域产业、能源和交通运输结构。对偏重的产业结构、偏煤的能源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升级的同时,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在铁路网规划和次序安排方面提高京津冀地区铁路货运比重,推动公路、铁路、港口运输互联互通,打通“最后一公里”。
三是加强区域机动车污染治理,优化清洁能源政策。加快提升机动车排放标准,强化执法,有效治理机动车污染。加大对京津冀地区尤其是对河北的支持力度,加快改造提升农村电网,进一步加强调配清洁能源,优化新能源支持政策,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
四是进一步加大区域执法和监管力度。加强基层环境执法监管队伍建设,充实执法力量。通过严格的“联合执法、跨区域执法、交叉执法”,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杜绝超标污染企业以“地方经济利益”等名义继续生产和排放。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实施降尘量考核,以深度治理和淘汰退出相结合。彻底改变“交了罚款继续污染”等长期存在的怪象,坚决破解监管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