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3月16日讯(记者 江虹霖)“虽然疫情过后又是风和日丽,但政府和国民都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并且能居安思危、警钟长鸣。”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骆沙鸣建议设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日”,促使人们防疫抗疫的思想防线始终警醒。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骆沙鸣
骆沙鸣告诉中国网(议库)平台记者,我们的生活往往与各种病毒共处,为免受其害,必须学会应对各种病毒变异和突发疫情。唯有建立生物安全防火墙,懂得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演练建立的各种应对重大疫情预案,才能真正学会应对突发疫情。要常抓不懈,让国民、家庭、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提高应对疫情的免疫功能。
为更好履行各主体社会责任,承载和宣示我国全民共同价值取向,骆沙鸣建议设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日”。骆沙鸣介绍,设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日”有助于促进全体国民公共素养提升,有助于倡导公序良俗,有助于强化城市社区专业防疫宣教动员和抗疫技能建设,有助于完善应急预警和畅通上报机制,有助于人们生活绿色、生产循环、生态文明、生命健康。
为更有效提高国民、社区、社会、政府、乃至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觉性、警惕性、严肃性、广泛性、持久性,骆沙鸣建议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日”设立在每年9月18日,恰与全国各地防灾减灾相关活动和防空警报拉响同步举行,这样更能使人们防疫抗疫的思想防线始终警醒,防灾减灾的弦不松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掉链。
推荐阅读:
善心1月即轮回 意华侨和中国朋友多方面援助意大利丨侨心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