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论坛人员合影
中国网深圳10月26日讯 今天,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主办的“2018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合作论坛暨大国非遗工匠艺术珍品展”在深圳举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刘晓峰,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曲凤宏,国家文化部原副部长周和平,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四光出席论坛并讲话。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此次论坛的举办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来自全国的40名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代表、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活动,展览展出120余件作品。
论坛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与深圳市嘉信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京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两家企业出资壹千万元人民币成立“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传承人专项公益基金”,旨在传承非遗技艺,促进文化交流。
陈四光在论坛上提出:
开发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礼物”。“中国礼物”是由非遗工匠技艺汇聚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反映中国元素、表现东方之美的系列产品。结合中国特色市场,逐步形成集旅游纪念品、日常创意品、商务礼品、政务礼品、国宾礼品、艺术收藏品六大类于一身的商品体系。让“中国礼物”成为研究、探索纪念品的开拓者与引领者、新时代艺术品发展的标杆,从而在“一带一路”上创造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建设“一带一路”非遗小镇。非遗小镇是以非遗资源为基础,非遗产业集群为核心,以非遗传承基地、非遗产品展销、非遗演绎体验、主题休闲娱乐为表现形态的特色小镇。小镇内建立专门的非遗传承基地,在全国34个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引入各国代表性“传承人”,为非遗传承人和工美大师们提供场地和相关支持,结合市场需求,联合经纪公司、大专院校为国内外市场设计新的产品、提供流通渠道。让产品流通于全国1500多家4A/5A级景区、700多家博物馆大厅、全球500余所孔子学院、1000多家孔子课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文化中心等,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非遗经济形态。特色小镇将国内与国际的非遗项目都引进来,小镇就像一个辐射点,吸纳全球最优秀的非遗文化,同时将创作出的最优质的产品反馈予世界。
“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地区带来了经济文化交流百年难遇的巨大机遇,用实际行动证明“大国非遗工匠”是“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带一路”上呈现给世界最好的中国礼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