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首个五年规划全文印发,老乡们的小康梦照进了现实

发布时间: 2018-09-28 09:02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王静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刚过去没几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首个五年规划,意义重大。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在更好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重大问题,加快补上“三农”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可谓高瞻远瞩,意义深远。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是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的行动纲领。

亮点盘点:

1.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

2.系统解决乡村振兴“人、地、钱”难题

3.系统解决乡村振兴“人、地、钱”难题

4.分类推进4类村庄不搞一刀切

那么乡村振兴,为谁振兴?谁来振兴?如何振兴?

据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教授、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撰文分析,“乡村振兴是为了全体中国人而振兴。只有以这样的理念为指导,我们的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做系统化考虑。”他认为,村振兴的主体,首要主体还是我们的农民工,因为农村是农民的家,先要回来把家园建设好,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引进企业和各方人士来农村生活,那么我们的乡村振兴战略才能真正实现。他强调,振兴抓手是生态宜居,体制机制是社会发展活力的总开关,体制顺了,机制活了,乡村社会才会活力涌现,各项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正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所说,把乡村振兴摆上优先位置,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在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因地制宜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方案,做到乡村振兴事事有规可循、层层有人负责,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搞建设。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们对乡村振兴已经开始有了大量切实的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马露长期扎根农村,在她看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而农民创新创业则是产业兴旺的关键所在。

全国政协委员穆可发同样来自基层,在他每年的提案里,建言农村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会前,穆可发委员就围绕这一内容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刘明平多年在科技领域工作。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内容,他建言科技成果转化需破“堵点”。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马传喜认为,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要留住人、吸引人。

政协委员王济光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切关注。 王济光呼吁,既要绘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施工图”,又要深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验田”,织密现代农业多元化投入“保障网”,现代农村产业体系才能做好“接二连三”。 

乡村振兴战略首个五年规划,将老乡们的小康梦照进了现实。

(小编提示:点击“阅读全文”,可查阅《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全文。)

相关链接:

重磅!北京禁限产业留了“括号” 活在北京、投资北京都得看!

中秋国庆出境游高峰迭现   “瑞典旅游门”后中国游客怎样海外维权“不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