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友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树立榜样

发布时间: 2018-06-15 18:0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黄友义 | 责任编辑: 王静

编者按:“翻译既是职业,也是艺术。译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原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在第四届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作题为《通过翻译和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 学习和体会中国话语权的构建》的大会发言。黄友义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树立了榜样,作为译者,译文的质量间接影响着这种话语体系的传播效果。“幸运的是无论外国政要还是学者,目前对我们的英文版都十分肯定。”

以下是黄友义发言全文刊登。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原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资料图)

我有幸参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第一卷和第二卷的翻译。翻译的过程首先是学习的过程,译者只有真正理解了原文的意思,才能保证译文忠实于原意。这个过程也让我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为我们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树立了榜样。2014年10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在我国出版了中英法德西葡日俄阿文等10个版本后,先后由18家外国出版社把这本书翻译成18个其他语言在当地出版,使这本书达到空前的28个文本。2017年11月第二卷中英文版出版到现在,总发行量达到了1600万册。还有16个国家的出版社签约用非通用语言出版。国外出版界的热情充分体现了海外受众的需求。

世界出现了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热潮

我曾经在国外参加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首发式和书评会,耳闻目睹国外读者的反应,令人感动。比如,在发展中国家首发时,国家首脑、政府总理、议会往往都出席并讲话。有些国家的领导人要求内阁成员都要读一读。在南非,一位部长说:为什么我们南非人要读这本来自中国的书呢?我们认为需要根据国家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接着他说习近平主席有一篇讲话就专门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就是我们都需要认真读一读这本书的原因。一位美国教授说,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已经结束,新的全球化就是习近平主席所讲的“一带一路”倡议。还有的学者说,习近平总结了中国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功就是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就是没有找到一条具有自己国家特色的道路。在有的高层书评会上,当地学者每读一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里关于党建、反腐、深入基层等方面的内容,就向当地官员连连发问:请问这在我们国家做得到吗?

把翻译的过程作为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就提出“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这一重要指示都贯穿在这套书的翻译和出版的过程中。

翻译质量决定阅读效果,也间接影响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两卷书中总书记引用了许多中国经典语录,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自信。但是翻译好这些典故绝非易事。我们采用了保留古文特色、变通成当代文字、寻找对方文字里类似典故等多种方式,力求让外国受众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数千年来的一脉相承。总书记讲话中有许多通俗生动的百姓语言,我们翻译时,力求原汁原味,保留其生动活泼的风格。如:针对国外对中国特色道路的怀疑,习主席说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穿鞋的脚知道。他还说,干工作不能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保留这些语言的原味,外国读者一听就懂。

然而,因为中外话语体系和政治制度不同,也有一些理论很难在英文中找到对应的表述,比如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就加大英文原文资料的阅读,力求找到最能让外国人理解的表述方式。还有中国的表述,如“各地方各部门”、“县团级”等,已经有约定俗成的译文。这次我们都本着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要有创新的精神,重新找到了更加便于外国人理解的译法。还有一些表述涉及中国的历史,直译外国人无法理解,我们就在英文中加入背景性解释,如历史周期率。

作为译者,外国受众接受程度始终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利用一切机会了解他们对译文的接受程度,是否翻译味道太浓、是否存在中式英文等等。幸运的是无论外国政要还是学者,目前对我们的英文版都十分肯定。

对外翻译领导人著作和中央文献迎来大好时机

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从中国治国理政理念和实践中获取有利于它们发展壮大的信息。

在发达国家,中国要走向何处同样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社交媒体脸书的老板扎克伯格桌子上看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众多的西方专家学者都阅读这本书的原因。国际上,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需求。

在我们必须看到国外需要阅读中国时,也应该认识到我们的翻译队伍力量严重不足。外国会中文又能翻译时政类文献者人数有限,当前的人工智能翻译技术远远不能胜任中国时政文献的中译外。而高层次中译外翻译是稀缺人才。合格的翻译需要具备“三个意识”,即语言意识,也就是对中英文语言的把握能力;政治意识,包括政策水平和国际意识;读者意识,也就是要了解和懂得受众思维习惯。中译外队伍的建设十分急迫,需要各方高度重视。

当然,翻译既是职业也是艺术。译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译者我们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搭建增进中外交流的桥梁,编织中外民众友谊的纽带。

推荐阅读:

纪念司徒美堂诞辰15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万钢出席

惩戒“老赖”撑起“法治伞” 制定《强制执行法》捍卫司法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