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政协文史委主任祝宝钟提出,“中国人不知道黄河是不应该的”。祝宝钟直指一些国人的民族精神“缺钙”。他表示,在延安讨论黄河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黄河文化和延安精神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因此,他建议,对黄河沿岸的文化遗产、精神遗产要进行深度整理、挖掘、保护和传承。祝宝钟提到了黄河船工哨子、大禹治水的传说、安塞腰鼓、陕州地坑院等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他认为,有必要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沿黄各省市分段申报文化遗产,“这样文化就像项链一样带在黄河母亲的脖子上。”
祝宝钟还着重建议,要对治黄的史料进行抢救性归纳整理,要把治黄史料记录下来,宣传出去。因为很多年轻人在这方面的知识非常贫乏,可能会误信谣言。“只有让青少年知道历史事实是什么样的,才能让他们知黄河、爱黄河、卫黄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协会员王树理也同意祝宝钟“黄河沿岸分段申遗”的观点。他说:“以前是‘兄妹开荒’、现在是‘兄妹栽树’,但这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正确选择。不能在反思问题的时候给历史泼脏水……如果没有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就是一句空话。”王树理认为,延安精神“暗合”了黄河沸腾咆哮、勇往直前的精神。红军排除万难,在延安建立革命根据地,我们的年轻人应当熟悉这段历史,要加强黄河文化和延安文化的教育和传承,要把母亲河的故事写入中小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