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政协副主席卫小春:措施纠偏 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

发布时间: 2014-02-19 19:57:42 | 来源: 中国网政协 | 作者: 冯昭 | 责任编辑: 冯昭

三是客观上推动了农村中小学师资结构的改善和优化。如太原市阳曲县农村中小学校均专任教师从2006年的8人增加到12人,有利于实现“一科一师”教育工作的要求,充分发挥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任教师的作用,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四是显著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标准化建设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各地结合布局调整,不断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室和教学仪器设备、专用设施、生活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完善了农村中小学学制,规范了学校课程设置。

此外,还结合布局调整工作,加大改善中小学学生的就学条件,如古交市从2006年至2008年,对贫困小学生按2.5元/生·天、初中生按3.5元/生·天的标准给予伙食补助;2009年至2011年,在保证农村寄宿生每天吃到一颗新鲜鸡蛋的基础上,伙食补助分别由原来的2.5元、3.5元提高到5元/生·天,同时为农村寄宿生免费配备了被褥等生活用品。2011年古交市政府把“一生一字典”工程作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投资43万元,为农村中小学生每人送一本《新华字典》或《现代汉语小词典》,惠及学生达18,000多人。娄烦县在国家实行“两免一补”的基础上,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由县财政出资116万元对寄宿生实行交通费补贴,大大减轻了寄宿生家长的负担,受到广泛好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调整撤并农村学校工作不够规范,造成撤并学校过多。如太原市阳曲县目前有62个行政村无教学点,乡镇以下的农村学校和教学点2006年减少40.17%,而同期乡镇以下农村常住人口数仅减少了3.12%。学校撤并进度快于农村常住人口数下降进度。

(二)教育资源向县城学校倾斜,造成新的结构失衡。主要是将农村中小学建设资金集中分配到县城学校;优质师资不断向县城学校流动;城乡师资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县城学校班额增大,教室拥挤,给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以及防灾避险带来不便。

(三)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不足,条件简陋,管理和服务不到位。有的小学学生宿舍仍然使用“大通铺”,有的小学生人均食堂面积不足1平方米,有的没有国家规定的采暖设施。同时,随着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寄宿生人数的增加,学校没有配备相应的医护、生活等工勤人员,缺乏对学生集体生活、疾病、突发事件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

(四)部分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增加、负担较重。主要是部分学生因撤并学校需要到乡镇、县城上学,造成交通费用增加;部分学生上学食宿费用增加;还有部分学生校外租房,家长陪读,增加家庭生活支出,负担比以往加重。

(五)部分停办学校校舍资产处置和管理不规范。对于因布局调整停办学校校舍资产处置和管理,国务院作出了相应规定,要求发展教育事业,教育部进一步明确规定:“调整后的教育资源应主要用于举办学前教育,成人教育等机构,确实闲置的校园校舍,应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处置,处置所得应用于当地发展义务教育。”实际工作中,存在大部分校舍未处置,有的因无人管理已荒芜不堪;有的用于了乡村卫生所等其他公共事业;有的因产权属性不明,搁置多年。这些都与国家规定不相符。

四、原因分析

总的原因是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造成农村常住人口的减少,相应适龄儿童也逐年大幅度减少;同时,县级财力较为薄弱,基本上是“吃饭财政”,大量投入均衡发展教育事业的资金有限,只能侧重学生较为集中的县城,兼顾学生较少的农村。当然,也有一些是工作主观方面的原因。

一是布局调整实施方案不够严谨规范,缺乏反馈修正完善机制。二是对国家一系列布局调整政策的理解、宣传、落实不够主动,造成工作较为死板,应对措施不够到位。三是对民意的重视度不够,有的撤并学校在家长和村民仍存在反对意见的情况下进行。四是调研不够深入,分析不够科学充分,造成实际与规划的脱节。如有的农村属于基督教教区,村民和小学生均不愿到附近的乡镇或县城学校去上学,而布局调整规划的却是要撤并这里的村小学,实际中根本行不通,反而造成原规划学校资源的浪费。

五、对策建议

(一)科学理解中央调整政策,深入调查研究当地实际情况,及时对已调整的学校进行摸底、总结,制定纠偏措施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不能等同于简单的“撤并”、“减缩”,它是以保证农民子女接受更好更优质的教育为出发点和根本点的。因此,要科学全面地理解调整政策,深刻领会政策的背后深层所代表的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认识到调整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优化和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以保障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接受到优质的学校教育。要切实贯彻国家关于布局调整的一系列政策,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调查本地区人口分布、经济状况、地理特征、学校原有设置及办学质量等情况,掌握充分的信息和资源,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要通过对前期已调整撤并学校情况的摸底和总结,认真系统地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可操作的纠偏措施,切实使调整工作的方向步入正确的轨道。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