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派团体帮扶就业:关注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史上最难就业季” 党派人士吁从基层做起

    找个工作怎么就这么难!
    2013届毕业生的哀叹,正在被2014届毕业生们接过来。

    另一个视角是:699万2013届毕业生的求职机会,正在被新一届毕业生挤占。要不要套用一句话: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在“最难就业季”,全总、工商联、共青团以及各民主党派也在行动,除了鼓呼建言,他们也为毕业生做些实事。
2013年被称“史上最难就业季” 是夸大还是事实
2013年被称“史上最难就业季” 是夸大还是事实
青年科技人才创业就业服务计划在京启动 共青团青年科技人才创业就业服务计划在京启动

由中国青年高级人才培训中心主办的“青年科技人才创业就业服务计划”启动仪式于8月9日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全国少工委副主任、中国青年网络影视中心主任、中国青年高级人才培训中心主任金东作了主旨发言。

据介绍,本次计划的实施分成培训项目、志愿行动及宣传表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中国青年高级人才培训基地,主办方将依托诚誉农庄实施农业大学有机示范基地模式复制计划,开设有机农庄培训课程,培养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及市场营销人才;第二阶段为共青团推动有机农业发展青年志愿行动计划,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有机农庄建设和服务工作,以及青少年有机农庄考察体验活动;第三阶段将举办青年科技人才有机农业创业、就业主题会展,开展青少年教育系列活动和青年就业创业榜样宣传表彰活动。

团中央第一书记秦宜智在共青团十七大上表示,要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服务,深化青年就业培训、见习基地、创业小额贷款、青年创业带头人培养等工作。

团中央第一书记秦宜智在共青团十七大上表示,要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服务,深化青年就业培训、见习基地、创业小额贷款、青年创业带头人培养等工作。 

为更好地促进青年创业就业,中国青年高级人才培训中心建立了中国青年高级人才培训基地并在全国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创业就业服务计划”。

全国少工委副主任金东表示,“青年科技人才创业就业服务计划”力争由点及面、分步骤地建设一批中国青年高级人才培训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一批符合青年就业创业需求、服务青年发展需要、具有较强时代感和市场竞争力的青年培训项目,如青年职业生涯规划师培训、农村青年科技创业人才培训、青年进城务工人员技能培训等。通过这些有的放矢的培训项目,有效地提高广大青年的科技就业创业能力,为其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详细]

全总等出台报告 称延迟退休对就业带负面影响暂不可行 全总等出台报告 称延迟退休影响就业暂不可行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8月4日在武汉发布。报告称,延迟退休目前条件并不具备,暂时行不通。

这份报告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人社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暨南大学、军事经济学院等部门和高校的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攻关完成。报告以“社会保障风险管理”为主题,分“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等多个部分,对延迟退休年龄、计划生育政策等问题均有研究。

如果延迟退休年龄,带来就业岗位减少,将使大量青年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
如果延迟退休年龄,带来就业岗位减少,将使大量青年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


对于延迟退休年龄这一话题,报告主要负责人、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邓大松教授介绍,全球大约有165个国家对退休年龄做了具体规定,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定在65岁左右。在国内,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有呼声将我国职工退休年龄从60岁延迟到65岁。

邓大松称,以中国目前就业岗位的供给状况,延迟退休条件并不具备。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徘徊在1000万个左右,其中,大约30%的岗位来自退休人员的更替。“每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差不多800万个左右,加上农民工、社会其他就业人群,就业岗位供给的缺口大”。

邓大松说,中国目前有7亿多劳动力,劳动力绝对数和可能的经济状况相比,劳动力数量不缺,这一状况在2020年以前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如果延迟退休年龄,带来就业岗位减少,将使大量青年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形成青年失业状况,由此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记者陈诚通讯员吴江龙 许晓丹)

工会工商联推民企招聘周遇冷 大学生为何不愿去民企 工会工商联推民企招聘周遇冷 大学生为何不愿去民企

为了应对“最难就业季”,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在上海联合启动了“2013年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同时开始了相关的招聘活动。然而,记者在招聘现场发现,除少数知名民企招聘火爆外,占比较大的中小民营企业展台前大多门可罗雀。到底是什么样的误解让大学生在“最难就业季”里依然选择退却呢?

忧虑一:不了解情况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大学生除了对知名民营企业多一些认识和信任感外,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了解甚少,影响了大学生的应聘热情,降低了招聘双方的对接成功率。为解决这一难题,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探索与高校展开深入合作方式,通过给大学生传递更多有效信息,提供实习岗位等方式进行双向选择,提高招聘成功率。

“目前建筑行业发展速度快,人才需求紧缺,我们就有目标地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作为民企招聘的创新代表,联创国际人力资源中心总经理李洁告诉记者,该中心与高校合作设立了联创国际奖学金,资助优秀大学生去欧洲游学1年,回来后只需完成一份建筑成果汇报即可。在此过程中,企业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和专业指导,大学生也可以对企业有更深的了解,企业最终在选拔招聘中成功占据优势地位。 [详细]

大学生不愿去民企,是对民企缺乏安全感,而近年来大学生对民企的满意度也不高,图上显示的是2011年毕业生就业后对单位的满意度
大学生不愿去民企,是对民企缺乏安全感,而近年来大学生对民企的满意度也不高,图上显示的是2011年毕业生就业后对单位的满意度。


忧虑二:怕没发展空间

鄢盛杰是医疗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告诉记者,虽然握有数家国企、外企的offer,他还是选择了一家民企。问他原因,他说除了因为公司良好的发展愿景以及给员工提供的发展空间之外,更重要的是民营企业的生长空间在不断拓展,他对自己和企业的未来都充满信心。遗憾的是,采访中,像鄢盛杰这样对选择民营企业就业信心十足的大学生并不多。

在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启动仪式上,上海市副市长时光辉介绍说,从上海来看,民营企业的户数已占全市所有企业户数总量的95%以上,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80%以上。专家建议,要让更多大学生看到民营企业提供的广阔发展空间,激发青年人的创业潜能。同时,民营企业也要为大学生创造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让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详细]

忧虑三:缺乏安全感

今年读经济专业的大三学生魏歆21日一早就来到招聘周活动现场,为一年后的毕业早作打算。“今年的就业形势很严峻,早点来就是为了给自己多积累点经验。”有魏歆这样担忧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记者采访中发现,工资偏低、工作不稳定、不解决城市户口是多数大学生放弃民企的主要原因,这也导致大多数求职者频繁跳槽。

全国工商联扶贫与社会服务部副部长刘建认为,需要政府出台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税收、金融、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尤其是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给予培训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操作办法,从而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改善中小企业就业的环境。同时,相关部门要为到中小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做好人事代理、档案保管、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服务。这样,才能让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没有后顾之忧。[详细]

“史上最难就业季”?部委民间众说纷纭 “史上最难就业季”?两部委意见不一

教育部:驳斥“最难就业季” 就业基本稳定

8月4日,教育部向媒体开放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和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针对今年有699万毕业生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教育部予以驳斥,认为今年大学生就业基本稳定。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服务开发处处长方伟介绍,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是由于全球经济放缓,我国也处在调结构、转方式时期,客观上会减少一些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今年毕业生人数确实达到了历史最高,但多方面信息显示,今年学生就业形势与往年比持平。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详情]

教育部说就业稳定,人社部说300万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形势评估为何总和求职之路一样令人迷惘?

教育部说就业稳定,人社部说300万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形势评估为何总和求职之路一样令人迷惘?

人社部:专家透露今年预计300万大学生难就业

8月4日,也就是在教育部官员驳斥“史上最难就业季”的同一天,在“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媒体见面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主任王玉君透露,加上以前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年可能有300万以上的大学生难以初次就业。

据了解,今年应届毕业生近700万人,创新高。王玉君称,以往的初次就业率在70%以上,按照这个数字,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学生,今年会有超过300万的大学生不能初次就业。加上其他就业大军,今年的就业压力特别大。

王玉君补充道,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与我们的教育模式、大学生的就业理念有关,当下的岗位数量与质量也是其中关键因素。他透露,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多渠道多途径帮助大学生就业,比如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在各地举行大型的招聘会;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当村官,鼓励大学生瞄准国家的优惠政策,将自主创业和就业有效结合;扩大“两支一扶”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等等。

王玉君还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恐怕还会持续几年。 [详细]

政协委员称高校统计就业率不科学

“市场经济下的就业本身应是政府调控下的市场行为,让高校充当统计主体是不科学的。为了保证就业率统计的公正性,应当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或者由民间机构来承担这项工作。”安徽省政协委员汪洪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让高校自身进行就业率的统计,这种自说自唱的统计方法的公信力显然让人质疑。为了保证就业率统计的公正性,应当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或者由民间机构来承担这项工作。加拿大就是利用国家统计局等全国性机构及一些民间机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评估,保证就业率统计的客观、真实、科学。 [详细]

(中国网综合)

屡禁不止的就业乱象,还要折腾毕业生几年? 屡禁不止的就业乱象,还要折腾毕业生几年?

中国教育报8月26日评论:高校就业率“注水”贻害无穷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可是许多高校(特别是一般院校和民办高校)所显示的就业率依然很高,大多在九成以上。果真如此吗?显然,这其中有一些高校存在“注水”、弄虚作假的现象。

高校在就业率上造假,其不良影响是相当严重的。高校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殿堂,而学校弄虚作假,学生还能相信学校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吗?既然学校可以玩数字游戏,弄虚作假,那么,当学生在考试中舞弊、在论文中随意编撰数据时,学校又该如何处理?这样的高校还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吗?这样的恶性循环只能让高校和学生双双受害,最终损害整个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风气。

高校就业率造假有百害无一利。从长远来看,如果一些高校不能悬崖勒马,而依然沉醉在造假的沾沾自喜中,那么,这样的高校将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逐步失去具有的优势并放大其日益累积的劣势,最终被淘汰出局。[详细]

 数年前就被曝光和批判的“被就业”,为何至今还屡禁不止

 

最难就业季 至少10%的岗位拒绝女性

据安徽日报8月26日消息,2013年的找工季,被誉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刚踏出校门的郑楚然,在找工作时面临了和很多同学一样的难题:工作很难找,而且存在性别歧视。她告诉新公益记者,当自己和同学们在各类人才市场上期待找到心仪的工作机会时,却发现女性比男性就业更难,“因为市场上有10%的岗位拒绝女性”。

这一冰冷的数字,让郑楚然大感失望。她暗中走访南方人才市场调查发现:在市场约350个摊位里,有30个以上的“限男性”和“男性优先”的招聘广告。这些广告基本上是招聘“业务员”、“司机”、“编辑”等不属于国家规定的、禁止女职工从事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工种。

“在招聘过程中设置性别限制,基于女性的身体和生理等非岗位要求而做出的区别对待,侵害了女性的平等就业权,是赤裸裸的就业歧视。”郑楚然决定做点什么,让公众引起关注。7月底,穿起学士服,在好友的陪同下,她站在南方人才市场外举起了标牌,牌上用黑笔写着“女生毕业很有才,限招男性很无奈”。尽管路人讶异以对,但她仍在围观中淡定微笑。

“我觉得还是没有引起关注。”郑楚然绞尽脑汁,决定给广东省人社厅写一封信,除陈述女性就业歧视难题外,还力邀其相关工作人员陪她逛人才市场,了解女性就业困境。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准备,信在8月7日被寄出。第二天,广州各大媒体均报道此事,郑楚然得到读者和网友的赞赏。

8月9日,人社厅回应称,南方人才市场已清理存在性别歧视内容的招聘信息。他们还要求各地加强日常巡查,通达受理投诉举报渠道,并对所辖人力资源市场的招聘活动进行集中检查,及时发现、纠正性别歧视和其他各类就业歧视现象。随后,人社厅约谈了郑楚然,双方一谈就是两个小时。[详细]

另据京华日报消息,在看到招聘启事上标注的“仅限男性”要求时,更多人选择放弃或改投其他公司,而2012年求职者曹菊却打起了官司。一直关注就业歧视的律师黄溢智免费代理了此案。这就是著名的“就业性别歧视第一案”。

黄溢智认为这是一起打破就业歧视的公益诉讼,更多遭遇就业歧视的人应用行动为自己维权。

尽管,今年,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等部门相继发布通知,要求保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严禁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

但就业歧视现象仍屡禁不止。[详细]

    任何一个单一的部门举措在面对“最难就业季”时,多少都有点老虎吃天的无奈。我们看到了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鼓呼和行动,但是这个关涉全社会各领域的系统工程从哪里破题?什么时候破题?一茬又一茬的毕业生还要在这困难的“麻团”里度过多少个季节?回答这一串问题所需要的,又何止是一把快刀。
往期回顾
少子化时代,中国梦里看早教
少子化时代,中国梦里看早教
委员多年建言:莫让高温补贴随高温“蒸发”
委员多年建言:莫让高温补贴随高温“蒸发”
民盟的社会服务:让不长庄稼的沙土长出新经济
民盟的社会服务:让不长庄稼的沙土长出新经济
本期制作
“最难就业季”
中国政协频道 新闻热线/商务合作:010-88824926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2609589921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