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3月9日讯(记者 江虹霖)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突出口岸地区疫情防控这个重点,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徐睿霞对口岸地区疫情防控问题尤为关注。以内蒙古为例,边境线长,口岸众多,疫情防控压力很大。去年以来,二连浩特市、额济纳旗、满洲里市等3个陆路口岸均发生了由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土疫情。
“虽然疫情得到了及时有效控制,但也暴露出口岸地区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人员队伍建设明显滞后、实验用房和实验室检测能力明显不足,医疗救治设施设备明显短缺等诸多短板弱项和薄弱环节,难以适应和满足当前以致今后的疫情防控工作需要。”
事实上,今年以来,我国云南、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广东等省份的多个口岸城市发生输入新冠肺炎疫情。徐睿霞介绍,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2022年1月1日至2月22日,国内已发生25起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已超过2020年境外输入引起的疫情数量(18起),逼近2021年全年本土聚集性疫情数量(30起)。尤其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全球流行,境外一些国家疫情防控措施放松,我国发生境外输入疫情的风险大幅提高,其中陆路口岸疫情防控压力巨大。
“加强边境陆路口岸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强旗县级疾控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口岸地区传染病防控能力刻不容缓!”徐睿霞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徐睿霞建议:
完善口岸传染病防控体系。提高传染病平战结合防治能力,突出口岸等重点区域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卫生应急救援处置等职能,规划布局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以口岸等重点区域为中心,科学确定辐射范围,分级分类组建卫生应急队伍,完善城乡急救、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加强培训演练,确保关键时刻冲得出、用得上、干得好。
强化口岸医疗救治能力。一些地方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或传染病房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定点收治的重要作用,但是口岸地区的医疗救治条件普遍较差,难以满足防控需求。改善口岸地区医院发热门诊、急诊、住院部等业务用房条件,重点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对独立的传染病病区建设。同时要及时总结推广防控经验,加强口岸地区农村、社区预检分诊、隔离观察、协同转运、应急处置等功能,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
加强口岸疾控能力建设。建议国家统筹考虑口岸地区疾控机构功能定位、疫情防控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适当增加口岸旗县级疾控中心的人员编制和实验用房面积,完善边境口岸地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适当放宽岗位设置条件,着力破解基层疾控机构人才引进难的问题,确保口岸地区公共卫生人员能够招得上、留得住、用得上。同时要加大对边境陆路口岸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发挥 “一锤定音”的作用,切实提升口岸地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口岸地区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加强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环境“应检尽检”,强化卫生健康、海关、市场监管、药监、疾控、医疗机构等部门间信息共享,建立智慧化多点触发和多渠道监测的传染病上报、监测、预警机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 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实时分析、科学研判、快速响应,做到从源头开始进行科学、精准、高效的疫情防控,有效提升口岸地区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健全完善运行保障机制。加大口岸地区经费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稳定的公共卫生投入机制,改善疾控、医疗等基础设施条件,购置和更新实验室检测设备,加快推进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要健全完善口岸地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和保障机制,落实关心爱护措施,在职称晋升与聘任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强绩效考评,提高人员报酬,稳定疾病预防控制队伍。
推荐阅读:
疫情和复杂的国际形势给“民心相通”出难题 要多发掘民间力量丨建言中国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