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3月2日讯(记者 江虹霖)近年来,动力电池回收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关注,工信部等部委发布的相关政策也多次作出积极回应。“双碳”背景下,建立完善的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迫在眉睫。
全国“两会”进入倒计时,中国网记者获悉,农工党中央将提交一件党派提案,为健全我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支撑体系建言。
提案指出,尽管国家近几年在构建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方面连续出台多项政策,但总体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技术标准不高。在关键技术方面,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前端亟需解决的动力锂电池退役判定标准及检测技术、可梯级利用电池剩余价值评估技术、单体电池的自动化拆解和材料分选技术缺失。
二是发展动力不足。国家有关部门针对动力锂电池回收的核心措施发布的政策约束性不强,且在科研项目规划、金融财政税收、营商环境等方面缺乏配套的奖励机制和监管手段。同时,受限于回收利用成本、技术水平、处理规模,行业内的大多数企业处于略微盈利甚至亏损状态。
三是科技支撑不够。锂电池回收相关科研项目研究存在碎片化,缺乏系统性,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足,产学研脱节现象依然存在。
四是存在环境风险。在处理环节,由于我国尚未制定废旧锂电池处理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是没有科学地设定排放限值,导致很多企业回收处置不当,造成水和重金属污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由此,提案建议:
继续加强行业技术攻关。一是不断提升关键性技术研发力度。主要包括锂电池退役判定标准及检测技术、可梯级利用电池剩余价值评估技术、单体电池的自动化拆解和材料分选技术等。二是不断提升现有废旧锂电池回收技术及工艺水平。鼓励企业积极发展更易实现批量化处理和更少后续污染的回收利用技术,推进全产业链工程技术能力建设。三是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提高废旧动力锂电池评估及分选效率。加强信息技术在动力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应用,联合新能源汽车及动力锂电池、动力锂电池分选及拆解、梯次利用公司等主体,共建逆向大数据系统,实现可追溯管理。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一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应侧重支持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化关键技术、回收利用重点设备的研发以及锂电池回收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二是设立奖励基金,探索建立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押金制度,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和汽车报废拆解公司等主体给予点对点激励。三是对锂电池回收利用公司给予税收优惠,对低残值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公司进行补贴。四是建立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和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废旧动力锂电池评估机制和定价机制。
探索成立行业内知识产权交易平台。针对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专利分散,其他领域的专利权人缺少利益分享渠道的现实,相关部门在发布行业技术标准的同时应推动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并处理好相关的法律问题,避免技术垄断。按照公平、合理和非歧视性原则,出台专利转让费用标准,通过信息对接与产权认证促进锂电池回收企业遵循标准并降低企业技术研发的成本和风险。拓宽行业内部技术联系渠道,鼓励行业内部形成知识产权集合体,提升行业整体技术层级。
高度重视回收利用污染防控。加快技术规范及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指导再生企业规范污染控制工艺、设施和效率,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强化回收处置过程的污染防治。开展动力电池生产行业和综合利用行业污染物专项调查,摸清行业污染物产排底数,围绕重点有毒有害物质的释放途径、迁移转化规律、环境暴露水平和环境效应开展研究,为后续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阅读:
近视率是基础教育改革"牛鼻子"! 要纳入核心指标抓好丨建言中国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