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报换:北京冬奥会彰显中国智慧与天下胸怀

发布时间: 2022-02-22 14:01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江虹霖

编者按:2月20日晚,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举行,再次给世界奉献了一场隆重、精彩的文化盛宴。北京冬奥会在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的特殊背景下成功举办,展现了独特的中国魅力和中国智慧。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报换撰文认为,北京冬奥会注定将不仅仅是一场国际体育赛事,更是文化的大舞台与前哨阵地。北京冬奥会必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面旗帜,也是一面团结全人类并肩作战、共克时艰的旗帜。

中国虎年新春,北京冬奥会如约而至。

2022年2月4日晚,从奥林匹克运动发祥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采集而来的火种,“点燃”了北京冬奥会主火炬。东西方文明相交融的北京冬奥盛会,再一次见证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们,为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共同目标而一起向未来。2008年,首次举办奥运会的中国,以开放的胸襟拥抱世界,以共同梦想感召世界;2022年,奥运圣火再次在北京燃起,凝聚着来自五洲四海的团结力量。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也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约,更是14亿中国人民传递出的美好期待。在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如期举办这样全球性聚会,意义格外重大。

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盛大开幕与隆重闭幕,举办冬奥会值不值的问题也会引发一些讨论:作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综合性奥林匹克运动会其魅力究竟是什么?奥林匹克究竟能给人们带来什么?2022北京冬奥会究竟给世界、给中国、给北京能留下什么?

这就需要我们多维度审视和诠释奥林匹克之魂,多视角触摸和探究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文化之间的“志同道合”与“同频共振”。

体育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体育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迈进,在这样的重要历史节点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这一重大标志性活动,一方面可以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鼓舞斗志、提振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再次看见中国的“大国智慧”,向全世界展现阳光、自信、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让世界对中国道路有全新的认识,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决心、效能与活力的充分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来之不易、意义重大,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契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仅可以增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也给世界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历史会镌刻下这一笔,世界将对中国道路有全新的认识。”

特别是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又使这一大变局呈现加速度的今天,世界发展呈现出乱中有变、乱变交织,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特点,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北京冬奥会是一次综合国力的大考。北京冬奥会注定将不仅仅是一场国际体育赛事,更是文化的大舞台与前哨阵地。为此,需要我们胸怀“国之大者”,放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观察问题,深入理解党中央提出的“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办奥方针及其内涵,充分利用北京冬奥会的愿景和理念,推动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破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北京冬奥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冰雪力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北京冬奥会使世界复兴奥林匹克的梦想与中国实现奥林匹克的百年梦想相互契合,将人类和平发展的愿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期盼完美交汇。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畅行奥林匹克主义,传播奥林匹克文化,以此开创世界文明大协同的格局与氛围,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旨趣所在。《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奥运会作为人类文明共同遗产,每一届现代奥运会都是世界文明百花园的一次程度不同的集中展示。在全球化时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越来越成为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多样文化交融互动的体育平台,成为全人类一起共襄盛举的文化盛宴。共赢共享是现代奥运会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方案的内在精髓。当今社会,每个人和每个国家的安危与整个人类的安危都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面对全球性挑战,每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当此时刻,一个国家的强大,既不取决于你是否武装到牙齿,也不取决于你是否富甲天下,而是取决于你能否与整个人类命运与共、共克时艰。共赢才是出路,共享才有力量。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是一个国际体系,是完全独立的。从一开始,他就不允许任何来自政治、经济或社会的因素对其进行干涉,强调用其忠诚和献身精神捍卫奥林匹克理想和原则的尊严。

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一大变局呈现加速度的当今,面对“世界怎么了、世界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以中国之治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揭示了人类休戚与共的客观规律,矢志不渝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为人类社会通向现代化提供全新路径选择,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念和全球社会风险治理的重大贡献,在动荡变革的世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疫情海啸中,世界更能领会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大船”之喻,道出人类命运与共的现实逻辑。天下一家,和衷共济,以命运与共理念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携手并进,引领人类前进的正确方向,这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关乎人类前途命运重大课题的深邃思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大考,人类需要的是携手共同筑起团结抗疫的坚强防线,走向共赢共享。唯有如此,新时代的奥运才会风雨无阻,勇往直前。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冬奥会必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面体旗帜,也是一面团结全人类并肩作战、共克时艰的旗帜。

奥林匹克的发展史一再表明,体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互为经纬,二者均蕴含“共生”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共生思维的行动纲领,体育是实现共生共建的实践方法。从表象上看,奥林匹克运动仅仅是四年一次、专业运动员参加的体育活动;从本质上看,真正的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文化和教育的大课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社会文化运动,最早承担的使命是教育青年、激励社会。19世纪末,世界政局动荡,人民生活困苦,顾拜旦知道单纯搞个大型运动会,并不能达到世界进步的目的,体育运动必须和文化、教育相结合。前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包含着两大要素:第一要素是体育,第二要素是文化和教育,二者应当协调均衡发展。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超越竞技运动的,特别是从最广泛、最完整意义上来说,它是不能与教育分离的,它将身体活动、艺术和精神融为一体而造就一个完整的人。”奥林匹克运动区别于一般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不仅体现了竞技的力量,更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力量。这种文化力量对人们的行为意识、伦理道德、心理情感等许多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征服力。如果没有促进人类沟通、文化交融、世界和谐等多方面的功能,奥林匹克运动就失去了灵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奥林匹克本质上是一种人生哲学、生活哲学,它主张通过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和培养高尚情操,使人得到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全面发展,通过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促使人的身体素质、道德精神获得和谐发展和提高,主张体育运动为人类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和平的社会。实现这一理想的社会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和任务。体育运动在这方面具有强大而独到的功能,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筹办北京冬奥会是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理解的一种延续,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再一次升华,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融汇并丰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的新征程。如果说,凭借奥运舞台的巨大国际传播力,2008年北京已向世界成功展示中华悠久文明和古老北京的青春活力,中国以开放自信的胸襟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那么,2022年冬奥会在中国的春节期间举行,人类两大盛典即春节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也确实为这届冬奥会带来不同寻常的独特文化体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北京举办一场全球瞩目的冬奥盛会,必将极大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也有利于向世界进一步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和平发展主张。”从这个意义上说,举办北京冬奥会是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理解的一种延续,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再一次升华,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融汇并丰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的新征程。自觉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擘画北京2022冬奥会愿景、丰富发展奥林匹克价值观,从而形成北京冬奥会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长久遗产,最终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作为办好本届冬奥会的首要任务和终极目标。

当今世界,格外需要在和而不同、谋求大同中凝聚全球共识,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精神引领。以所谓“普世价值”划分“小圈子”、拼凑“小集团”,只会让世界四分五裂;而以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带来的才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团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从不谋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彰显著“不同”与“大同”的辩证智慧。在寻求“共同”中包容“不同”,在尊重“不同”中谋求“大同”,正是“共同价值”超越“普世价值”的进步意义所在。可以看到,植根于中华文明历史厚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二、北京冬奥会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旗帜,最大化地践行了“和合”理念,从而极大地丰富发展了奥林匹克价值观。奥运会既是体育盛会,也是文化盛宴,更是外界了解主办城市、体验主办国文化的机会。奥运会越来越成为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多样文化交融互动的体育平台,成为全人类一起共襄盛举的文化盛宴,成为人类和合交好、包容融通的灯塔,照耀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中国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坚持不懈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坚定追随者、引领者。“未来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冬奥会开闭幕式真实、生动、热情和富有文化底蕴的中国呈现给世界,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文化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和合”理念强调世界是人与万物的一体性存在,“和合”是变化之源、运动之力、发展之本、生长之根。“和合”不仅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内含着一种相互联系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视角,强调整个世界的有机关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身与心之间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视天下为一体,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追求天下大同,有一种要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担当;“和合”理念而且强调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强调只有在承认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共识,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有序;同时,“和合”理念强调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千百年来,与人为善、人际和睦、立己达人、推己及人等道德准则已经深深烙印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之中。从宇宙观、国际观到社会观、道德观,中华民族对“和合”理念的认知和践行一以贯之。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中华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性格。发扬和合文化中的“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精神,可以把“冲突”转化为“合作”,在处理自我存在、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把握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的发展实际,可以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北京冬奥会以“和合”与“美美与共”理念增进互信、凝聚共识、激发合力,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奥运圣火从希腊奥林匹斯山一路走来,闪烁着理解、和平、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北京冬奥会很好地弘扬和光大了“奥林匹克精神”,世界各国化干戈为玉帛,一起加入到伟大的奥运舞台,成为和平共处的一家人。“天下一家”“和合共生”,北京冬奥会理念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我们“一起向未来”。热爱和平、精诚团结,反对单边、抵制霸凌,让圣火照亮世界和平。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需要体育运动,更需要团结一致。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道”。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无疑将成为照亮世界前路的又一束希望之光、团结之光、和平之光。

三、北京冬奥会与中国传统春节相交融,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盛宴。北京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又让世界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春节文化在这里相融汇,历史注定会记住,2022年冬奥会不只是一场综合性的国际体育盛会,更是人类大家庭的永恒相聚,共同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华章。

国韵冬奥,潮动中华。“中国风”席卷冬奥,彰显大国文化自信。冬奥会“飞扬”火炬整体外观与 2008 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飞扬”火炬传递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主张,两支火炬的顶部紧密相扣,就像握手一样,这一设计构思象征着不同文明的交流和互鉴,体现了让世界更相知相融、让奥运更团结的北京冬奥愿景。冬奥会吉祥物是奥运会的“亲善大使”,传递着主办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彰显着奥林匹克精神,是推广奥运会的重要形象载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是一对可爱的“冰雪”CP。冰墩墩形象来源于世界级网红国宝熊猫。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软萌萌的熊猫披上了一件冰晶外壳,体现冬季运动特色。这只国宝可不只会啃竹子,它还是一只科技熊猫。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的彩色光环,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雪容融的设计融入了很多传统节日元素。冬奥举办时期恰逢中国春节假期,雪容融整体造型代表着收获、喜庆、温暖和光明。顶部的如意造型、长城城墙,正形的京鸽及负形的天坛图案,如意纹、剪纸艺术元素,都是中国特色的写照。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雪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相互包容、和谐发展的理念,亦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期待。

冬奥会会徽“冬梦”,“冬”字以书法的形式展现,将中国书法与冰雪运动巧妙结合,既体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和激情,也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承载着无数中国人对于祖国强大的一种祝福,是中国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体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冬奥会开幕式展现人文大国风采。中国文化融入开幕式每一分钟,体现更深层次文化自信。北京冬奥会是冬奥会历史上的第24届。2022年2月4日20:04,第24届冬奥会开幕。24分钟中国队入场。在24节气的倒计时中拉开帷幕。雨水、惊蛰、春分……,二十四节气的中英文名称在长城、天坛、中国壮美山水和人文景观映衬下依次亮相。每个节气都与一句经典诗词相配,巧妙融合。一帧一言,如诗如画,直到最后停留在立春的那一刻,宣告着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开始。而在“立春”之日,冬奥会开幕,也寓意着各国朋友共同迎接一个新的春天。留得心中花香在,人生四时皆风景。这是专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式美学”浪漫与意境,是中国人对世界的独特感知,更是中国人蕴藉的表达方式。冬奥会开幕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美学奇妙结合,呈现了非常强烈的科技美学的东西,用现在最新的一些科技手段来整体呈现中华文明。总之,从充满中国文化韵味的“二十四节气”创意倒计时,到展现文明交流交融的“黄河之水”最终幻化成“冰雪五环”;从寓意开放和共享的“中国门”,到展示文明与成就的“中国窗”;从19首世界名曲同中国大好河山的相互辉映,到将橄榄枝和中国结意象融为一体的“大雪花”……新意盎然、令人叹为观止的开幕式,让世人领略着中华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和合共生,感受着新时代中国自信、包容、开放的大国气象。

奥运村为运动员设计了许多中国文化的展示。运动员走过的“中国门”,寓意中国人民敞开大门、欢迎全世界的朋友相聚冬奥。运动员脚下的“中国窗”,窗外是中国各地的大好河山、自然景观,表达“打开窗口看中国”的美好意向。在全球化程度和国际化程度比以前更高的情况之下,北京冬奥会呈现的是从‘中国之中国’往内看,到‘全球之中国’往外看的文化自信。”这一切让让世界看到自信从容的中国,让人们在后疫情的全球背景使得大家意识到共存性、共享性、共建性存在的重要性。

(作者王报换为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民进北京市委常委)

推荐阅读:

       回应“涉港”热点 促进人心回归 港澳委员是一支“引领力量”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