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康管理急需改进 吕仕杰建议加强“AI+养老”服务 |建言中国101

发布时间: 2021-01-20 19:5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江虹霖 | 责任编辑: 江虹霖

中国网北京1月20日讯(记者 江虹霖)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将于明日召开。北京市政协委员、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吕仕杰的《关于加强北京市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提案》引发媒体关注。

老年人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据预测,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北京市政协委员、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吕仕杰

“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北京市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进行生命健康保障,较好地保障了老人的危、重、急安全。但是调研发现,老年人健康管理领域依然存在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有的改变甚至是急需的、紧迫的。”吕仕杰认为,目前比较突出的有三个问题,即助老基础设施建设、饮食健康和心理健康问题

具体而言,助老设施的设置和设计在实际应用中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适老化改造的过程中,安装扶手和报警拉绳都是最容易的,但不见得是必须的,也不是紧迫的。老年扶手能防止老人摔倒,但它是辅助性的不是救命的;报警拉绳的问题在于,老人摔倒时很难正好摔倒在拉绳的下面或附近,老人突发脑梗或心梗后,行动大大受限,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拉动拉绳,所以报警拉绳的作用不会很大。另外,现有摔倒报警设备包括报警手环、悬挂式报警器、视频监控报警、红外监控报警,但是都有其局限性。

其次,饮食不健康导致的生理疾病发病率日益提高。老年人随着味觉、嗅觉的退化,做菜用盐、用油超量现象很多,造成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高发。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首次发病年龄1/3在60岁以下,发病率高达13.6%,65岁以上的老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达95%,高血脂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成人血脂异常患病人数已达1.8亿,并以每天2万人的速度递增,占总死亡人数的40.72%,北京市每16分钟就有一名心脑血管病患者死亡。为控制盐的摄入,北京市曾免费为市民发放盐勺,但是很快就结束,并没有起到真正监督监测用盐量的作用。目前老年居家饮食尚未有有效的监测手段和项目,是因为监测难度太大。

另外,老年人心理健康长期被忽略。调研发现,90%以上老人没有做过专业的心理诊疗或者专业检测,老年人心理问题普遍比较突出,加上退休综合征、对身体老化带来的改变不适应、直系亲属离去的冲击、子女不在身边缺少陪伴交流等,都会给老人带来各种心理问题。

对此,吕仕杰建议:第一,加速研发推广更实用的老年人睡眠监测和摔倒报警产品。现在睡眠监测护理床垫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成本低廉,使用人和家属能够实时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心跳、呼吸、血压变化。北京扶老助残科贸有限公司正在研发摔倒报警地毯,能够有效解决隐私泄露、报警不准或者忘记佩戴等问题,做到及时、准确,还有防滑、暖脚等功能。建议大力推广睡眠监测护理床垫的应用,支持新型摔倒报警地毯研发,为老年人健康管理创造更好的硬件环境。

第二,加大AI技术在老年人饮食健康领域的应用。北京扶老助残科贸有限公司研发的社区食源健康机器人系统,可以从原材料端长期监测老人采购食材、调味料等的数量,从而有效监测老人各种元素的摄入,并通过健康报告、健康讲座等方式从源头进行干预。建议在北京市各类养老机构推广使用社区食源健康机器人系统,进一步做好北京市老年人饮食健康监测。

第三,做好老年人精神陪伴和护理的相关工作。北京艺能爱心基金会依托北京朱峰科技有限公司在回天地区发起的“以残疾人陪伴独居老人”的“互短为长”助老公益模式,很好地解决了残疾人就业和独居老人养老两大难题。他们聘请所在社区或者周边的残疾人,进行系统培训后,为独居老人提供陪护、陪伴服务,一起读书、下棋、外出,从而大大缓解了独居老人的心理孤独问题,并对这些老人进行身体健康监测,提高他们的饮食健康和突发疾病预防,全面提高了独居老人的健康状况。经过检测,参与项目的老人在100天后,身体、精神状态明显改善,被老人亲切地称为“100天返老还童”现象。同时老人也反过来陪伴残疾人,教他们琴棋书画,互帮互学,增加了残疾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受到两个弱势群体的高度支持和热烈欢迎。建议以北京为试点不断完善“互短为长”助老公益模式,并向全国推广。

推荐阅读:

北京市政协常委王报换:铁路优惠卡应实现城际铁路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