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北京市十三届四次会议1月20日进入委员报到日,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报换向大会提交了题为《关于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的提案中提出,应推动区域内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与共享开发,实施战略性交通系统顶层设计,打破半小时城域交通圈、1小时交通圈的省级收费站体系,推动三地车牌统一管理等。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推进“三个一体化”——即交通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在王报换看来,在交通一体化方面当前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客货流的强烈冲击和高负荷运转,运营和管理上极度复杂;城市交通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交通方式之间的发展失衡;涉及的多个领域存在相互独立,设计分离,缺少衔接等诸多问题。
对此王报换建议,第一,推进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与共享开发,形成区域统一开放的运输市场。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推进,交通互联互通也搭上了快车道。轨道上的京津冀带动了城市间相关领域的升级,建议升级京津冀城际同城优惠卡,解决京津冀之间跨城跨区域通勤难题,将优惠卡的功能扩展到京津、京石、京唐、京雄等城际铁路上,使铁路出行变得像坐公交一样简单、便捷,才能真正实现三地“同城化”。在目前基础上,扩大该卡应用范围,用“月票制度”代替次数优惠。同时合理减低区间价格,增加通勤车次,扩大优惠车次范围、扩大三地通勤闸机数量,为“跨城通勤”群体减负,增加其幸福感和获得感。
第二,在交通领域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提升交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优化京津冀产业结构。面对京津冀一体化,敢于打破京津冀地区间的制度束缚。当前,北京进行高新技术转移,天津、河北借力两翼发展,从区域分工与协同发展角度,认清自身经济偏重、偏粗、偏低、偏散、偏污特殊性基础上,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最大机遇,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解决京津冀区域生产力布局不协调不联动、产业调整收效不明显这一困局的一条重要出路。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推进产业一体化,进而全面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新局面。
第三,以交通为先导贯通三地之间自贸区建设,推进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对外开放。推动三个自贸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发挥空间网络节点优势,打造高质量、跨区域协同开放的全国样板,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第四,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打破半小时城域交通圈、1小时交通圈的省级收费站体系,推动三地车牌互认,进行统一管理。要实施战略性交通系统顶层设计,治理“大城市病”要进行城市用地供给侧改革,兼顾公益性和经济性进行精细化治理。设计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主干,以公共汽电车交通为补充,极大方便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的框架。同时,相关部门部门要有京津冀联动思维,联合打击跨区域交通违法行为,既不能“闭门造车”,又不能“各执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