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资本市场服务体系 营造金融与科创融合发展的生态环境 | 建言中国074

发布时间: 2020-09-03 10:1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卢佳静

【编者按】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创新需要金融的支撑,不同的金融形态应对着技术创新不同的生命周期和发展阶段。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骆沙鸣认为,应当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促进金融生态的多样性,重视和引导风险投资对于初创企业的支持,化解科创企业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难点,更好的实施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解“双循环”中的“卡脖子”技术。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骆沙鸣

建言全文:

营造我国金融与科创融合发展的生态环境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科技创新需要金融的支撑,不同的金融形态应对着技术创新不同的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应重视和引导风险投资对于初创企业的支持,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服务体系,促进金融生态的多样性。科创企业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难点在于:金融服务多元化、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证券市场国际化、法治化程度有待提高,政策支持的便捷性、精准性有待提高,所以要坚持创新为要、市场至上、制度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通过价格杠杆引导技术、人力、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向最优的地方进行配置,形成紧密型创新企业集群和一体化、现代化要素市场。要更好的实施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解“双循环”中的“卡脖子”技术,现就加快我国金融支持科创高质量融合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建议如下:

(一)完善我国科技立法工作和执法检查。各地方人大常委会可出台《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使得科创中心的金融创新和双创成果转化政策有法可依。建议国家“十四五”加大创新型城市发展规划建设,推广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经验和“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模式,发挥中国科协旗下的210个一级学会专家人才优质资源和央企技术研发能力强、创新意识浓的特点,积极参与服务地方主导产业和科创建设。建设完善融资风险等多元一体的金融支撑体系和构建多目标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推动科创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双中心联动”。疏理我国“双循环”中“卡脖子”技术难题,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并建议政府是否可用风险引导基金等支持引导社会投融资,为科创企业建立风险投资、质押贷款、证券化等多元结合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引导加大社会力量和地方财政科创投入,针对种子前研发、种子期研发、竞争性研发、共性技术研发等在重点行业、关键技术领域、关键环节的专项政策,引导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推动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后劲,富集各方各种科教资源和提高开放协同创新水平。加强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活跃创新创业程度,以产业链金融助力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能力提升。扩大金融服务的多样性,创新金融风险防范的预警性,增加金融服务评估的灵活性,提高科创企业应用金融资源和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高效性,有效推进技术转移和创新商业化。海外金融支持全球客户中心建设主要依靠政府资金的引导、完善的多层次金融市场、发达的风险投资,保险公司对于高科技企业的保险给予合理避税设计、退休基金设计。

(二)借鉴国外科技金融的经验改善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做大科创融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极引导科创风投公司、科创担保公司、科技保险公司和科技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开展债权融资和知识产权专利质押融资,精准对接服务科创企业需求,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通过“靶向”精准培育价值链高端门类的企业,引育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各类园区、企业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并形成创新集群的辐射带动效应。布局未来先导产业,使科创技术发明者、所有者、应用者和资本拥有者能更无缝连接,破解和攻克“卡脖子”技术。推进传统优势产业与新技术融合发展,并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向高端价值链迈进。支持金融机构助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努力形成双创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回报的科创黄金资本链,打造“政产学研用金介”联动的创新创业创造的生态系统和人才发展环境。

(三)建立国家科技银行,允许科技银行采取更加市场化的利率水平,建立较为完善的间接融资风险分担体系,创新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和风险管控制度,推动形成优化科技型企业资本结构的多元利益共同体的“股债结合、投贷联动、银团助力”。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合同线上存证及仲裁场景,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可信。深耕普惠金融,提供更多非接触式数字化、线上化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健全完善创业投融资政策体系,推广首台(套)产品及重大技术装备应用,落实政府采购和贴现支持中小微科技企业政策。推动建立区域性的商标、品牌、专利等动产要素评估市场、建立大数据定价交易规则、制定统一的高端人才研发团队、创新项目的评估标准、人才市场价格指引和人才定价交易中心。构建良好的科创金融生态圈,深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权改革,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扩大科研机构和人员自主权和创新领军人物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加强高质量科创人才供给,加大科创资金服务支持力度,营造尊重知识价值的法治环境,降低非市场化交易成本,厚植崇尚创新和宽容失败的多元创新文化氛围。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协调发展,加快基础科技应用研究和实际转化,提升经济发展科技贡献率。

(四)建设一批具有专业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科技孵化器。建立科研项目投资平台和项目专家评审平台,建立高效的基金申请审核平台,更加重视新型研发机构平台和小微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建设、行业研究院所的设立、技术交易平台的完善,以及支持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咨询、信息检索、评估评价、成果推介、交易经纪、融资担保等服务的各类中介机构发展。为更多科创型独角兽种子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支持、技术互访、飞地孵化等服务。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企业或产业研究院,共享大型仪器设备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开放共享度。支持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科创全链条科技服务能力。构建领军企业帮助平台,密切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针对成长型企业提供发债、股改、上市等资本市场金融服务,使支持政策和配套服务能够更精准地向有独立知识产权、有创新能力、有匠心精神的未来“独角兽企业”和“瞪羚羊企业”,发挥制度创新的头雁效应的平台作用。探索协同创新合作共赢新模式和共建科创特色园区,加快同新基建关联企业融合和上下游配套,组建紧密型创新企业集群、多层次企业联盟,加快新的经济增长。

(五)促进创新设计与科技新技术相融合,尽快建立以创新为中心的设计体系。要增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动态匹配性,推进接地气、全方位、立体化的产教科融合发展。推动要素融合、区域融合、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军民融合,激活创新第一生产力。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将工业设计创新纳入中国科技创新国家战略。支持国家设立工业设计研究院,各地设立工业设计中心,加强工业设计教育、大数据思维训练、区块链意识培育。创新设计是我国双创的重要引擎,要加快政、产、学、研、用、介、金等合力推进创新设计,满足新需求新消费,迎合新基建带来的创新设计新契机,使万物互联时代特征的创新设计成为新时尚,在云计算、云制造、云定制、众包设计等新型制造业新语景下,以技术产品服务融通全球创新链条,谋求全球化的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社会创新协同发展,以工业设计提升产品价值、以服务设计促进贸易能力、以国际理念建立中国魅力,让人人参与创新设计、随时参与创新设计、随地参与创新设计、跨界参与创新设计共同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升华。避免国企的政治壁垒,引导民企进行海外技术并购,建立多样离岸创业创新平台。扩大创新的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六)建设更能激发创新活力的富具人文特色的“创新街区”。打造产业多元化布局、均衡化的格局,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自然交织、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多元发展、科创园区向科创街区转变,不断提高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水平,通过科创达到补链延链强链的目的。以生产、生活、生态、生命“四生一体”的理念,打造“科创+港产城人生态”深度融合”“五位一体”的科创中心,在政策层面上打造区域科创共同体,使科技企业、研究人员、货物、资本、信息、数据、技术等要素率先实现自由流动,积极培育产业创新链和产业创新生态,加快科创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和通讯设施高度发达的5G智慧城市建设,助力提升城市群创新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科创中心,培育创新文化,吸引更多的大学、科研机构集聚,科技研发人才集中。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加紧培育对于核心主导产业,聚焦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与本地传统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兴需求,并注重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丰富性与匹配度、更新度,聚焦创新链优化布局和聚焦高精尖产业组织,使科创中心获得更高经济弹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研发机构、产业研究院、国企、跨国公司等聚集区的技术溢出转化新机制,高效能地提升现有大科学装置性能开放共享度。加强知识技能、创新资金、创新需求等创新要素供给,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环境和高度开放的创新环境,支持跨区域、跨国界进行创新合作。

(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走廊。建立海外合格投资者准入制度、退出机制、转板制度,增加新三板市场港澳同胞、侨胞侨企参与多层次证券市场交易份额,开展海智人才、技术、项目、知识产权的交流合作,完善海智科技合作机制,引导更多海外科创服务中介分支机构入住中国自贸区,运用好科技合作联合基金和科创产业引导基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推进技术研发基地等建设。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吸纳具有技术和管理特长的专家顾问为了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资金和管理服务。打造更高标准服务的跨境电商示范平台和电子商务物流运营中心。

推荐阅读: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培养 构建“互联网+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言中国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