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要“突围”需插上“新媒体之翼”| 建言中国030

发布时间: 2020-05-26 16:5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卢佳静

【编者按】在互联网和大众传媒迅猛发展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不仅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而且对中国戏曲的传播形式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中国戏曲更应思考如何发掘新媒体传播的强大动能。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梅提案表示,要注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双向结合,在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基础上,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中国戏曲传播效率,丰富传播渠道,实现中国戏曲传播新业态、新气象。

《建言中国》栏目是中国网政协频道、中国网议库平台原创栏目,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梅

提案全文:

化危为机 让中国戏曲插上新媒体传播翅膀

庚子新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华夏大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戏曲艺术院团,在应对危机,科学防疫、以“艺”抗“疫”,自觉履行文艺院团应有的社会责任的同时,化疫情防控之“危”为突围寻求中国戏曲发展之“机”,也是我们要积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为此,中国戏曲在提高对危中有机、化危为机的认识基础上,增强化危为机的能力,积极变压力为动力,充分发掘新媒体传播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通过创新传播方式为中国戏曲插上腾飞的翅膀,助力戏曲艺术繁荣、发展。

一、服务人民,危机之下主动寻求契机

在互联网和大众传媒迅猛发展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不仅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而且对中国戏曲的传播形式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戏曲积极利用并融入其中,主要是通过各种文化电视节目的制作,运用网络传播方式,或者是将戏曲元素植入其他节目内容中进行传播等。从草台班子、剧场艺术到磁带、CD,再到网络传播,中国戏曲紧跟传播形式“善变”步伐,但总有力不从心之感,仍以剧场艺术为王。这与戏剧本质特征之一的剧场性密切相关。这种聚焦于“现场性”、“互动性”的审美体验来自于剧场为观众所营造的物理“场”和情感“场”。这是戏剧演出自身固有的艺术特性和演出魅力,让观众体会到,只有走进剧场才能真正获得的审美体验是在电影院和电视机前都无法取代的观赏感受。

但是,疫情期间,当线下的所有活动受限时,线上成了唯一的选择。作为中国戏曲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必须主动出击,变被动为主动。不仅要满足原有受众的需求,还要借此扩大受众面。此次疫情期间,按照疫情防控需要,广大群众居家生活。在人员流动性降低之后,群众有更多的时间“宅消费”。尤其是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人手一部手机,每个人既是接受者,也是传播者。此外,与传统传播形式下的受众相比,新媒体受众还注重传播态度的直接平实,视觉呈现方式的新颖生动,即时交互的体验和参与。中国戏曲正是利用了危机下的这一契机,主动占领线上阵地。

作为一个擅长现实题材创作、关注时代精神的戏曲院团,早在疫情初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率先发声,组织众多“梅花奖”及著名演员录制推出“秦声高唱 共克时艰”专题节目二十三期,用秦声秦韵向百姓传递疫情防控知识,为时代英雄们鼓与呼。这些节目在学习强国、陕西广播电视台等平台推出,形成巨大影响和引导作用。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也以此为示范,倡导全国戏曲艺术工作者以多种文艺形式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二、主动创新,积极发挥新媒体优势

新媒体也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能发挥传播功能的多种媒体形式组合。例如,微信、微博、短视频、云直播等。新媒体以特有的优势,让中国戏曲插上了再次腾飞的翅膀。

(一)传播效率高、覆盖面广

互联网传播速度快,具有时效性、便捷性,传播方同受众之间能达到高效的信息互通,且覆盖面广。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碗碗腔新编历史剧《李十三》应邀赴昆山演出,在昆山保利剧院精彩亮相。据统计,现场上座率约91.2%。同时,当晚演出利用网络直播、客户端、微信平台等组成的“融媒体矩阵”,实现了线上与线下互通,剧场与网络互联,网络点击量628214人次。可见,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最大化地实现了中国戏曲受众群的覆盖。

(二)观众参与度高、注重体验

新媒体赢得广大受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注重观众的即时交互的体验感、参与度。除了开设剧院微信公众号,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学府”快手视频录制推出《赏名剧 唱名段》;河南豫剧领军人李树建快手直播,唱响老戏曲的新传播;陈薪伊导演的抖音、直播和云会客厅,与广大网友分享戏剧之“美”等等。通过新媒体,观众可以在屏幕上即时发出弹幕,在评论区的进行留言,与主持人现场连线,跟戏曲名家在线学唱等。作为高雅艺术的中国戏曲,在方寸之间的屏幕上与广大观众直接交流,平等对话,这不仅激发了观众对戏曲的极大兴趣,而且给观众提供了充分而直接的表达空间,从而使原来作为被动者的受众,也因此变为主动的传播者。

(三)内容短小精悍、接受方便快捷

“消费文化”、“快餐文化”的出现,源于工作生活快节奏中,人们对碎片化时间的管理与应用。新媒体传播内容短小精悍、随时随地接受方便快捷,这是其赢得广大受众欢迎的又一重要特点。值得注意的是,戏曲传播内容丰富,包括动态信息发布、剧种演员介绍、精品剧目展演、戏剧活动组织等,都可以使新媒体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疫情趋于平缓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推陈出新,创作了梅花版陕西戏曲抗疫情景剧《生命的光芒》,将全民抗疫的感人故事用陕西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多个地方剧种进行了艺术展示。该剧云直播当天,据不完全统计,实时在线观看人数超过60万。

三、化危为机,发展中国戏曲新业态

疫情期间,中国戏曲的新媒体传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示。在未来,随着新媒体传播方式更加普及和多样,相信也会带来戏曲传播和发展的新业态、新方式。新媒体助力中国戏曲传播,还需加强以下方面:

(一)取长补短,加强新媒体与传统传播途径的结合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交互性强等优势明显,而传统媒体的规范性、权威性、成熟性也是当前新媒体传播方式所不具备的,所以要注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双向结合,在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基础上,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中国戏曲传播效率,丰富传播渠道,实现中国戏曲传播新业态、新气象。

陕西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台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等联合推出秦腔名家疫情宣传防控系列广播节目,通过陕西广电网络应急广播系统覆盖全省的13282个大喇叭终端,传遍村村落落,传到家家户户。配合疫情防控创作的戏曲作品,不仅为大家带来亲切问候和精彩演唱,又在拉家常中话疫情、说防控科普卫生常识,补强新媒体在农村地区、老年群体疫情防控宣传的薄弱环节。同时,该节目还在线上受到了全国广大网友的热烈欢迎,网络点击量达1.2亿次。

(二)发挥科技优势,提升新媒体传播技术支持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和5G移动通信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为新媒体助力戏曲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新媒体对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开放性、可靠性、智能性、可信性提出了新要求,高速、多样、实时实现全面感知和全程在线。5G是全新一代的无线通信技术,其超低时延、海量接入的特性可保证信息的高速传输,保证大规模用户、大量业务的安全高效运行。这就为戏曲的新媒体传播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技术条件,当受众面不断扩大、实时在线人数持续激增,仍能够满足人们观看的需要。

此外,从受众体验的角度来看,中国戏曲与大众传媒、新媒体融合从早期的戏曲动漫,到各种特效技术,再到新媒体传播中AI技术等沉浸式体验的加入,让受众真正走进戏曲、深入了解戏曲,主动参与戏曲,进而自觉弘扬和传承戏曲。

(三)注重引导,主动承担戏曲人社会责任

由于新媒体传播门槛较低,人人都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必然会存在鱼龙混杂的状态。加之,个别从业者受个人素质和利益诉求所限,为保持活跃度、提高粉丝数量、维护账户等,可能会出现为追求趣味性、话题性,甚至博人眼球而失去了戏曲传播的本真意义,对观众产生价值误导。同时,也存在受众在过度的“碎片化”浏览或观看中,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很难实现中国戏曲高台教化、培根铸魂的作用。

对此,作为专业戏曲团体、文化艺术单位、戏曲从业者,应在新媒体戏曲传播中,充分发挥价值引领、去伪存真的作用,主动承担起提升受众精神文化素养、戏曲艺术审美水平的社会责任。可以通过新媒体,开设专业戏曲院团、文化艺术单位及个人微信、微博、直播平台,开发戏曲应用程序等进行推广。例如,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的“我陪母亲看大戏•2020年母亲节大型云端戏曲演唱汇”活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次以全媒体直播形式推出的“戏曲马拉松直播”——《致敬英雄“艺”起前行——“星期戏曲广播会”12小时全媒体特别直播等节目。这些高规格、高品质的戏曲活动,一方面,让戏曲名家走近观众,让更多观众与名人名家直接交流;另一方面,戏曲人为自己的剧种、剧目代言,最大范围传播戏曲,科学引导观众对戏曲艺术的正确认识和深入了解。

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中国戏曲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打破固有思维,主动调整创作思路,积极创新传播方式,在新媒体助力下,进一步实现中国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勃勃生机持续传播新时代的精髓和中国文化的力量。

推荐阅读:让香港同胞吃上“放心肉” 吴换炎建议变“运活畜”为“运鲜肉”| 建言中国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