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与“一带一路”有“多少钱”关系?看“总统贵客”怎么说

发布时间: 2019-08-26 14:2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卢佳静 | 责任编辑: 卢佳静

2016年,民营企业500强中有103家企业投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147家企业投资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7年,民营企业500强中有156家企业投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118家企业投资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8年,民营企业500强中有179家企业参与了“丝绸之路经济带”,167家企业参与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华坚集团便是沿“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民营企业之一。

2011年,中国制鞋企业华坚集团进入埃塞俄比亚设厂。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华坚集团紧紧把握住了这个机遇,积极响应,在非洲投资埃塞俄比亚中国华坚国际轻工业城,成为了中非产能合作的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华坚集团已在当地安置就业超8000人,累计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

全国政协委员、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表示,之所能以在埃塞俄比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受到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欢迎,就是因为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当地的就业,增加了外汇,提升了他们的工业水平。

图为2017年张华荣被埃塞俄比亚政府授予“埃塞工业之父”荣誉称号。

也正因此,张华荣荣获“埃塞工业之父”称号,也成为该国总统的座上宾。

随着“一带一路”不断深入推进,民营企业为国家支持广大新型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与民生工程、参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谋发展、互利共赢,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

2018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入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企业应该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这是张华荣越来越强的信条。

张华荣在接受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平台)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大企业,不仅要服务于中国,还要服务于世界”。要让代表中国水平的企业走进“一带一路”国家,企业可以获取更好的利益,也能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发展。未来,华坚集团将更加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要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投资,践行中国企业使命。

图为华坚在埃塞俄比亚规划图。

全国工商联日前发布的《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有466家500强企业参与了各类国家重大战略,占比93.20%。民营企业500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热情高涨,展现出新的气象:走出去步伐加快,出口总额实现较大增长。

民营企业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力军,在提升基础设施、产业带动、平台分享、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技术转移、增进社会福祉、环境保护、合规经营等方面积极为东道国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但是,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日前,全国工商联发布《中国民营企业“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报告(2019)》指出,当前民营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主要面临融资、法律法规、管理文化和劳动关系、社区和利益相关方参与、环境、海外合作网络支持等六方面存在挑战。

华坚集团在非洲历经多年的投资和运营,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感悟,比如,投资不仅仅是钱的事儿,还有文化和民心。

张华荣介绍,在文化方面,华坚集团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在当地法律框架下、尊重当地法律来完善的,对国家来讲合法,对企业来讲合规。

图为埃塞华坚国际鞋城现代化车间。

张华荣建议,国家要对“一带一路”倡议下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差异化的融资条件、差异化的担保条件,用稳定的政策条件支持“一带一路”企业“走出去”,给与企业更多务实的融资支持。

张华荣关于“在全国建立‘一带一路’职业学院”的提议,正在受到各界的关注。张华荣希望针对“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人才进行综合型培训,对“走出去”的企业管理层进行国际化培训,包括理念与专业知识,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政府也要出台相关规定,将我国“一带一路”企业,特别是境外经贸合作区企业作为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拓展国际视野、了解“一带一路”国家需求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以便更好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张华荣还建议国家应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家的人员提供到中国培训的机会,让外籍人员学习中华文化、语言、管理、技术,为“一带一路”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商务部将继续支持有实力、有信誉的民营企业走出去,为民营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创造有利条件。引导民营企业有序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鼓励民营企业联手开拓国际市场等多措并举,着力优化民营企业外贸发展环境。

推荐阅读:最新《中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报告》发布 与往年相比呈现“两升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