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选编 | 全国工商联:强化防污检测 在汽车售后市场推行“三废”处理体系

发布时间: 2019-08-05 16:2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和海佳 | 责任编辑: 和海佳

【编者按】中国已步入汽车社会,截止2018年11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3亿辆,今后仍将持续增加。由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尚处于初期,现保有量仅有200多万辆,传统汽油、柴油动力车辆未来仍将是道路交通的主力,控制汽车使用和维修作业中产生的废气(尾气、喷漆)、废液(废机油、废变速箱油、废防冻液等)、废配件(简称三废),是防治污染的重中之重。

对此全国工商联提出关于在汽车售后市场推行“三废”处理体系的相关提案,建议围绕治污这一中心,对维修企业的维修作业、除尘设备等进行严格规范,强化检测力度,发现尾气超标车立即处理。

【问题】目前“三废”防治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第一,“三废”数量巨大。以北京市为例,北京汽车保有量达560万辆。环保部公布数据对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分析表明,硝酸盐仍是PM2.5的最主要组分,表明机动车尾气排放仍是北京主要污染来源之一。

560万辆车以每年两次保养(最低值)来计算,每年更换的废机油超过4万吨,废机油滤清器为1千万只以上。汽车常规保养加上维修更换,产生其他废配件数量同样惊人。

第二,“三废”处理不规范。首先,维修企业规模小、分布零散,很多是无序性经营,对其开展“三废”防治难度大。

其次,由于从业门槛底,汽修从业者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在维修作业中对污染物的处理及回收不能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

目前全国约有38万家维修企业,绝大多数维修企业只是把相对量大且有回收价值的旧配件、废机油进行收集,其他很多没有再利用价值且含有油污、酸碱性物质的旧件,被随意丢弃,废液则倒入城市排污系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第三,缺乏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三废”的隐蔽性,监管部门缺乏管理机制,对“三废”进行有效监管。

【建议】为更好地推行“三废”处理体系,全国工商联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围绕治污这一中心任务,对维修企业的维修作业、除尘设备、回收设备进行严格规范。在汽车维修企业中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体系,形成行业标准进行推广。

二是对维修企业从业人员进行标准化维修流程培训。目前国内维修行业对“三废”的处理、回收不规范,从业人员管理、责任意识不强,应通过岗前培训,考试通过后,持行业认可的资格证上岗。

三是建立责任人追责制度。在维修企业内实行责任人制,明确责任及要求。标准化维修流程及记录同时作为执法部门监察的依据。对于不合格或不达标的限令整改,直至达标为止。

四是在减排治理上,推行检测/维修(I/M制度)治理方案。即强化检测力度,发现尾气超标车立即进行处理。


相关阅读:

提案选编|台盟中央:中西部农村饮水环境差 水源地保护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