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边疆民族地区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是慢性病防控形势严峻。慢性病已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健康扶贫已成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最难啃的硬骨头。
对此农工党中央提出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慢性病防控工作的相关提案,建议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整合国家卫生信息化资源,构建健康大数据管理体系。
【问题】目前,边疆民族地区慢性病防控工作存在以下五方面的主要困难。
一是政府防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二是部门合作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国家和省级层面尚无出台法律、条例等明确各有关部门在慢性病防控中的职责,尚未建立慢性病防控多部门合作机制。
三是慢病防控体系和协作机制尚未健全,机构队伍建设滞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三级综合医院协同机制尚不完善,慢病防治经费也存在多头投入和管理。
四是健康宣教困难重重。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缺乏工作经费,慢性病防控社会宣传教育工作严重滞后。
五是尚未建立统一的慢病信息平台。机构间信息不共享、健康管理未衔接,分级诊疗和医防融合难实现。
【建议】对此农工党中央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第一,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出台全国慢性病指导意见,指导各地牢固树立慢性病“预防为主、预防先行、医防融合”的防控工作思想。
重点是指导和部署加强民族地区充分认识慢性病防控是重大公共卫生责任,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强化主体责任,确保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把慢性病防控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常规保障,制定实施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疾控和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服务硬件达标建设计划。
对边疆民族地区按人口每人每年安排0.5元的健康教育经费,以促进健康教育的持续开展。将“健康思想”融入政府全部的公共管理和政策设计理念中。
第三,加强基层防控能力建设。重点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各级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机构建设,保障人员编制、工作经费、设施设备。
率先在边疆省份二级以上医院设立公共卫生科或慢病控制科,加强慢病管理的统筹工作和防治结合。全力发展全科医疗,开展二、三级医院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慢病健康管理。
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化建设规划,争取用5至10年时间完成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医师全科注册。
第四,强化健康宣传教育。向社会和公众宣传慢性病防控政策和知识、权利和义务,增强社会参与度,重塑公众健康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第五,构建健康大数据管理体系。整合国家卫生信息化资源,建立标准统一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并将其建设成为服务公众健康的基础卫生信息平台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公共管理信息平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