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创新驱动发展”专题协商会。 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中国网北京5月15日讯(记者卢佳静) “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是支撑我们民族振兴的筋骨”“创新驱动发展是整个人类发展的基石”“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14日,全国政协在京召开“创新驱动发展”专题协商会,257位全国政协委员参加,79位院士委员分别作了大会发言和分组发言。
近百名院士委员参会成为本次专题协商会的一大亮点。委员们积极评价了我国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也指出当前我国在创新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症下药”,纷纷拿出解决方案。其中,科技创新基础研究、人才培育引进以及创新技术“卡脖子”等方面受到委员们的关注。
创新驱动发展 基础研究亟待加强
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而目前正值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创新是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的重要驱动力。委员们认为,我国科学创新在基础研究方面存在着投入不足、关键技术领域受制于人、对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贡献有限等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占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较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阎锡蕴表示,从投入规模看,我国一直在增加R&D投入。从投入增长率看,2007年以来,我国R&D投入增长率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是最快的。尽管我国R&D经费不断增长,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少。“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阎锡蕴建议,合理协调、引导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上的投资规模,保证三类研发活动协同发展,才能提高研发活动的整体效率。
“营造良好的基础研究环境和学术生态对基础研究尤为重要。”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蔡荣根建议,营造良好基础研究社会环境,在社会大众中倡导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加强基础研究稳定支持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建设,逐步提高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的同时,还要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技术开发进行分类支持和分类评价。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认为,基础研究是一切科学和技术的创新源头,形成基础研究和制造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是加强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我国基础研究对于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贡献非常有限。一方面基础研究要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另一方面要转变基础研究只能服务于制造业的观念。要尊重基础研究的特点,鼓励基础研究做深、做透,由国家和机构推动下游企业参与转化,对此国家要牵头制定好相关的政策机制。
完善创新链条 让“脖子”不再被卡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高的创新性产业不多,且主要以模式创新为主。党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的新优势。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掌握在手里的核心关键技术有限,在诸多领域面临“卡脖子”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认为,“卡脖子”只是直接表现,根源是在创新环境和机制上被卡住了脖子。
由于科技金融体系的缺乏,使得我国企业对前沿研究和颠覆性技术,普遍投入热情不足;对若干关键领域的长远规划和顶层设计也存在不足。潘建伟建议,要建立促进创新的科技金融体系;要从政策层面鼓励企业直接投入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利用企业较灵活的资助方式,激发创新活力;为保证企业的积极性,制定相关各方在成果转让、股权分配等多种形式下的利益共享和分配机制,利用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链条不完整,有些技术受制于人也是当前不断出现“卡脖子”问题的原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一戎举例,比如,许多基础研究止于论文;从2007年实施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大多是工程目标,这些工程有些建在他人的理论、方法、材料和器件之上。吴一戎认为,这需要在科技创新中加长创新链条,融合各个创新要素,既需要市场经济又需要国家政府行为。
吴一戎建议,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加长科技创新研究链条,必须自主解决涉及的数学、科学、基础材料和器件、核心关键技术、工程技术等各个研究链条中的问题,以达到最终目标的最优解决,解决卡脖子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卞修武建议,重视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原创性和纯粹性;强调创新体系的完整性、均衡性和前沿性。
激发人才潜力 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
近两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的政策,强调以人为本,强化激励机制等,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分配激励及奖励设置缺乏长远导向,新老体制如何顺利融合,如何更好激发青年学者潜力等。
“让能干事、干成事成为人才队伍建设的灵魂。”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建议,要营造人才干事创业的环境以及完善人才科学评价机制。一方面加快项目、经费、成果处置等创新管理制度的落地配套,探索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管理制度,建立容错机制,让科技人员有尊严、心无旁骛地创新创业创造;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创新,建立以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让不同岗位、不同创新链条的人才都能得到科学评价、获得合理回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建新建议,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环境,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和汇聚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切实解决青年人才创新发展的环境制约瓶颈,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
“创新最根本的驱动力来自于人才,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表示,一些具体人才政策还可以不断完善和推进。无论是政府、学校、院系都应尽量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年轻人更安心地做学问,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已经成名的资深学者应以身作则,以学问为重,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观念,放手使用青年优秀人才;鼓励年轻人独立做研究,建设更加风清气正、欣欣向荣的人才文化氛围。
推荐阅读:
提案选编 |致公党中央:促进东北黑土地保护 运用秸秆发展食用菌产业
提案选编 | 1年400亿件快递 包装污染怎么办?民建中央提五大建议
提案选编 | 民革中央:以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 加强红色文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