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路铺就农村发展坦途———全国政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专题调研综述

发布时间: 2019-02-21 10:44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王硕 | 责任编辑: 耿鑫

在调研中,福建、江西两省也都反映,早年建设的通村达乡公路等级较低,而且已经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迫切需要改造升级。例如有的道路还只是单车道,有的盘山公路缺乏安全保障设施,有的没有停车点、错车点……都已经无法满足村民对于农村公路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的现实需求。

然而,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升级都受到用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如农村公路建设中难以避免地要涉及占用农田、海域、生态林、湿地等,成为项目推进的瓶颈制约;在资金方面,农村公路建设融资难,部分项目难以推进。此外,目前各项公路标准规范是基于干线公路管理体制和工作要求建立,农村公路具有特殊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技术规范体系。

位于福建省永春县的331县道,这条改造后的公路串起了沿途8个村庄,在充分利用老路的同时,通过裁弯取直、新增护栏、标志牌、排水沟等,强化了公路的安全设施;还利用路边弃土场改建了公路驿站,建了停车场、观景台、文化展板、卫生间等,完善了农村客运服务设施。

“以前大巴车都进不来。虽然改造公路投资要8000万元,但现在一条公路串起了周边一系列特色村,一举改变了好东西‘藏在深山无人识’的问题。”当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比如龙水村,凭借‘龙水漆篮’这种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年产值就达到1800万元,仅每年接待的各类游客就达5万多人。”

“农村公路的建设已经不是‘为了建路而建路’了。”几天的调研给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原安全总监成平留下了深刻印象。“农村公路密切地与老百姓需求、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对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她建议,在未来建设农村公路时,要做好前期规划。“要以功能来定位,从长远判断这条路是服务什么的,采取何种标准,将技术标准更加细化。”

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土地副总督察严之尧对此也深表赞同。他提醒,做规划时,要考虑每个地方的潜在比较优势,要与农田整治、水利设施建设相结合,合理考虑当下和长远。“钱要用在刀刃上,在布点上精心选择,用较少的资金发挥更多的社会效益。”

印象三:农村公路要建好,更要管好、护好

“三分靠建、七分靠养”,养护是农村公路的生命线,更是目前存在的短板。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巡视员杨国峰告诉调研组,目前各地“重建轻养”“以建代养”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由于财力等各种因素制约,很多地方存在“弃养待建”现象。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农村公路年均大中修为7.9万公里,比例仅为2.1%,大中修量小且不及时,只能用代价高昂的改建工程解决通畅问题,大大降低了投资效益。

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周小棋指出,这里面有资金缺口的原因,也有养护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等深层次原因。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巡视员任锦雄指出,目前农村公路的概念、村道范围及农村公路职责划分等还缺少法律依据。占全国农村公路58%的未纳入公路法范畴,村道管理无法可依,各级政府和村委会法定责任和义务尚不清晰。

在组织和技术方面,据调研组了解,由于早期农村公路以砂石路为主,对专业设备和技术人员需求不迫切。但近十年来,随着大量沥青路和水泥路的铺装,对人员和机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地考察中,福建江西两省也反映随着农村公路里程增长和等级提升,发挥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养护的力度还不够,方法不多。

不过,让调研组欣喜的是:各地在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都不断创新,探索出一系列值得推广应用的管理养护机制。

例如,江西省对县域内各类道路分段设置路长,将道路建管养与治超、治脏、治乱、治堵、治违紧密结合,还积极强化农村公路养护考核,落实考核结果与投资挂钩的奖惩机制。

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全省选聘1960名乡村道专管员,促进了乡村道的管养落实。

来自福建省上杭县官庄畲族乡的雷日莹就是一名乡村道专管员。他负责11条乡道、约38公里的道路养护和巡查。“在巡查时如果发现问题就随时上报,我们还和交警系统建立了联系,如果发现了交通堵塞等情况,就及时推送给交警。”

农村公路的养护还与扶贫结合在一起。

来自官庄畲族乡德康村的刘如银大爷之前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由于儿子得了重病,家中一直很困难。乡里在招聘公益性岗位公路养护员时就从贫困户中择优选择,还能为他们一年增加八九千元的收入。

“风里来雨里去,辛苦吗?”

“这个可以。”面对调研组的问询,刘大爷朴实地回答,但不自觉竖起了大拇指。“平时我们就把分管区域扫干净,把这些边沟清理了,都能做。”

听到了各方面的反馈,“比我之前了解的好了很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军一直关注农村公路问题。2018年两会时,还专门提交了相关提案,呼吁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久久为功,缓解“重建轻养”问题。“农村公路建设运营情况应成为考核地方领导的指标。在养护方面应采取‘自养+政府’的形式,政府除了给予足够补贴外,还要加大技术和信息投入。”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驻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纪检组原组长常信民看到地方的这些探索后深受鼓舞。“政府有关部门要继续咬定‘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放松,打通最后一公里;要突出‘三分建、七分养’理念,着眼长远建设和发展。”

印象四:重运营,让人、物、信息流动起来

“四好农村路”修的是路,改变的是农村整体面貌。路修好了,人、物、信息就流动起来,连接到了广阔的市场与天地,随着城乡互动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体验现代化生活。

“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运营好’理念,进一步深化认识。”在与福建、江西政府相关部门交流时,杨传堂表示,“建设是基础,运营是目的。建设农村公路,最终目的就是让人流、物流等在城乡之间高效运转。”

“快来看看他们这的紫山药。”在了解到江西省安远县东河村通过发展电商,把村里的特产紫山药从过去每斤0.8元,优质优价卖到2.5元后,陈雷就充当起“义务讲解员”。“每亩纯收入可以达5000元以上,随着种植面积扩大,变成了当地的富民产业。”

他还向当地支招:“你们可以与科研院所合作,搞清楚紫色山药与普通山药的差别,论证后用数据说话,好好宣传一下;在科技支撑下,做好后续的深加工。”

让东河村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始于农村公路。

据当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原本的贫困村因为整合了镇村客运、管理养护、“村邮乐购”、“农家书屋+电商”、快递物流等资源,打造出一个集群众候车、公路管护、电商购物、快递进村等功能于一体的便民服务站,打通了群众出行和农村物流快递“最后一公里”。

依托着畅达便捷的交通条件,村里大力发展紫山药、葡萄、火龙果、百香果等农业产业,现在已颇具规模。他们还不断发展深加工,开发出一系列小食品。

“来尝尝我们的红薯干。”村里人热情地拿出他们包装精美的产品,“这都通过了各项食品认证,可以进超市的。如果说我们以前是‘土八路’,现在可是正规军啦。”

不远处的三百山,是粤港居民饮用水东江的源头,三百山镇也因此被誉为“东江源头第一乡”。

为大力推进三百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安远县近年来不断通过公路建设将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同时建立起物流中转中心,辐射周边几个县。“一方面从外面把日用品买进来,在这里集中,再分散派送;再把我们的绿色产品在这里分包,通过长途运输车运到全国各地……”

不过,在调研中,委员们也发现,农村公路的运营水平还需要不断提升。部分地区农村客运依然存在“开得通、留不住”的问题;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点的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具有仓储、配送功能的邮政所、供销社、旅游点等资源还需整合优化;部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需要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资源仍需进一步发掘。

“通过调研,我们确实看到了这些年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群众的获得感;也感受到了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与艰巨性。”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晓华认为,“广大农民群众是‘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他建议,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方式吸收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另一方面,继续加大融合“交通+”的理念,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产业、旅游、脱贫攻坚等紧密地结合。

“‘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的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的人民立场和真挚的为民情怀在农村公路上的生动体现。建好农村路,需要依靠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真金白银’的持续投入,还需要政策机制的创新完善。”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张效廉的话语体现了调研组的共识,“‘要想富,先修路’仍不过时。农村公路建设要久久为功。”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