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演员被知网“磕着” 学术打假不是娱乐八卦

发布时间: 2019-02-13 09:27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秦金月 | 责任编辑: 秦金月

“演员翟天临博士学位”疑似注水成为2019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大瓜”,而且拔出萝卜带出泥。翟天临北京电影学院的博士生导师陈浥被媒体质疑学术造假,表演学院院长张辉被质疑以权谋私,同一届博士的论文都被网友们在知网上搜了出来。可以说,翟天临的周边关系被吃瓜群众扒得干干净净。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翟天临北电的导师、同学及娱乐圈很多卖“学霸”人设的艺人们都经历了“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奇幻旅程”,很多公众号也已经做了非常详细的梳理,预计这件事还要继续发酵。

一点简单的梳理

“政在协商”不是娱乐号,但我们认为这件看似娱乐圈的事实则是严肃的教育问题、诚信问题、社会问题。有几个时间节点值得关注:

演员翟天临因在直播中,回答网友提问时,不知“什么是知网”,被质疑博士学位论文造假。有网友查询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官网发现,同批次答辩博士生的论文,均被收入知网,但翟天临论文并未被收录,并未找到其名下的其他期刊论文。

2月8日,翟天临工作室发表声明,辟谣“学术不端”等传言,称学位完全符合校方要求。翟天临论文由校方统一上传,预计将于2019年上半年公开,并表示翟天临愿承担违背论文原创性的法律后果。

2月10日,新京报记者发现,四川大学学术诚信与科学探索网(川大官网下二级网站),将翟天临纳入“学术不端案例”公示栏,帖文更新时间为,“2月8日20:27”,标题为《翟天临博士毕业却不识知网?工作室与本尊齐回应》。据新京报报道,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已破3万。不过,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APP平台)小编在2月12日查询时,发现这篇文章在川大官网上已经找不到了。

2月11日18:52,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点名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大学:“两所院校是否应及时站出来,回应一下网友的质疑?”

于是,之前还被网友骂“慢腾腾、装死不回应”的两所高校光速做出了反应:

据北京青年报消息,2月11日,该报记者从北京电影学院了解到,学校对此事件高度重视,已经成立调查组并按照相关程序启动调查程序。学校表示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对学术不端行为持零容忍态度。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则在2月11日22:40发布说明,称将根据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调查结论做出处理。

2月12日,更多相关信息被媒体梳理出来。目前,相关调查结论还没有出来。

该如何杜绝“学术造假”?

我们不得不承认,“学术造假”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学术界必须面临的问题。

例如,2002年,德国科学家舍恩在被指控的24处地方至少存在16处学术行为不检,其学术造假事件震撼了整个科学界,成为了物理学史上最大的丑闻。

2005年,韩国黄禹锡干细胞学术造假的丑闻被揭露。

2014年,日本出现了“万能细胞”论文造假事件。

国内的多所高校也不能幸免。

例如,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某篇硕士学位论文,与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惊人相似,两篇论文整体框架完全一样,除了把地点“江苏”两字替换成“山东”,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

2010年,原西安交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连生被学校认定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被取消教授职务,并解除教师聘用合同。

……

200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发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是对整个教育界一次振聋发聩的提问。

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37位科技界的政协委员一致认为,教育、科研领域的行政化问题,已经阻碍了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特别是一流科学家的产生,同时也很容易滋生学术腐败。

他们联名回应“钱学森之问”,以小组的名义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解决教育、科研领域里存在的行政化问题。其中提到,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环境和氛围,使得潜心研究的科研、教学人员赢得社会的尊重。提高在一线从事科研教学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的待遇,将科研、教学人员的待遇与行政职务、级别脱钩,建立适用于科研、教学人员的待遇体系。

不过显然,这些学术造假的人,并没有足够尊重知识,他们只是把“知识分子”的身份当成了卖弄“人设”的工具。

2017年,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作了题为《敢于担当 从我做起 为建设科技强国建功立业》的发言。他说:

“几千年中华文明创造中所体现的工匠精神,从来都是精益求精,拒绝心浮气躁、反对急功近利的,而抄袭、造假等学术不轨行为更为君子所不齿。同时,在当今网络传播时代,我们科技工作者更加有责任推动全社会树立尊重科学、求真务实、客观理性的风尚。”

为何大众尤其是很少与娱乐圈沾边的博士群体,这次对“翟天临学术造假”发出了猛烈暴击?

小编认为,潘院士的这番话,可从一个角度解释其中的原因,不仅科技工作者如此,任何一位“博士”级的知识分子都应坚守底线。博士至少从学历角度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人才,国家、家庭和个人都为之付出了巨大代价。一旦有人随随便便就能弄个博士当,弄虚作假就可卖弄“学霸”人设,这会寒了千万学子心,中伤国家人才培养大计,最终耽误民族复兴的大事。

也正因此,我们将持续关注这件事的处理进展和结果。

资料来源:新京报、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微博等

转发请注明出处: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APP平台)

推荐阅读:

从现在开始,能否开启“消灭盗版”的中国元年?

今年过年 带啥回家?

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自媒体 如何传递更正能量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