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报换:从改革开放40年大变局看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

发布时间: 2018-12-27 17:48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王报换 | 责任编辑: 秦金月

编者按: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什么能成功”一时间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焦点。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民进北京市委常委王报换学习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并撰写《放眼改革开放40年大变局 看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一文。王报换认为,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是当代中国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的重要制度保障。

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民进北京市委常委王报换

原标题:

放眼改革开放40年大变局

看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

——学习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节点给人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2018年,就是这样的特殊节点。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整整40年辉煌历程。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与答卷为国人和世人提供了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继“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中国为什么能成功”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什么能成功”正在成为国际社会关注并追问的热题与焦点。

破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密码”,探究“中国之治”与“世界之乱”的秘诀,既要从经济的视角看问题,也要从经济与政治互动、联动的视角看问题,尤其需要从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的视角看问题。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中国为什么能”的问题日益启发人们从制度逻辑、从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的视角去探秘“中国之治”的底牌。这就需要放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审视中国40年改革开放,才能更清晰地看清在西方之“乱”的反衬下中国之“治”的全球意义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底牌,才能进一步彰显富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

一、放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审视中国改革开放与“中国大变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6月中央召开的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工作具备很多国际有利条件。”百年大变局,中国新机遇,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百年变局中的中国和中国与百年变局,这两个大课题都值得深度思考,值得深入探究。纵览世界史,我们看到,世界正处在百年大变局之中,全球之变,地区之变,中国之变。中国既处在变局之中,又是变局之中最有影响的大变量。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习近平总书记放眼百年历史大变局下的天下观来审视、谋划、构思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蓝图。面对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之变、地区之变、中国之变,我们需要有全局观,需要有大视野,需要有中国视角。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思维把握变局、以辩证思维应对变局、以战略思维引领变局、以创新思维塑造变局,以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把握国际大变局和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为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与世界带来新的思考、新的机遇。

历史大潮,风云激荡。如果说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气势恢宏的鸿篇巨制,那么40改革开放无疑则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回首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40年辉煌历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40年改革开放及其所取得的骄人成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大变量和重要因素。中国作为人类文明社会一个“大体量”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的富强、中国道路的成功,直接增强了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丰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选择,创造了人类文明“大体量”发展样本,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我们看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背后,是40年改革开放所产生的中国耀眼的经济发展成就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中国经济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详尽盘点了40年所取得的经济成就。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的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1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15.2%。197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81元人民币,仅为同期印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是当时世界上典型的低收入国家,2017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59660元人民币,已经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前后共计有7亿多人脱贫。英国学者阿塔尔·侯赛因曾指出:“中国农村上亿人摆脱贫困,实现粮食自给自足,这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了不起的事情,也是改善人权的巨大成就。”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总结道:“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40年是翻天覆地的40年,是梦想成真的40年,是震撼世界的40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罗纳德.科斯在其著作《变革中国》中写到: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二战以后人类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经济改革运动。英国前首相卡梅伦称,中国10%左右的经济增长率持续了30多年,这意味着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与英国工业革命相比,中国的工业化革命的速度是英国的10倍、其规模是英国的100倍。西班牙前驻华大使欧亨尼奥认为,中国改革开放“是过去一千年发生的屈指可数的历史进程之一,其意义与欧洲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和美国的崛起相当,而且正在改变全球地缘经济和地缘战略秩序”。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巨变的40年,是书写中国经济奇迹的40年。中国40年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不仅实现了“中国之变”,而且带来了“地区之变”、“全球之变”,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成功范例和发展路径。

中国作为人类文明社会一个“大体量”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为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有效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近年来,已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当世界经济陷入低谷时,世界经济增长为负的时候,是中国作为发动机,将世界经济拉出了泥潭。40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在经济全球化日益面临重大阻力的背景下,中国始终积极推动双边及多边贸易、投资发展。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为355亿元,2017年达到27.79万亿元,是1978年的782.82倍。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1—2016年,中国进出口货物和服务总额占全球的份额由8.4%上升至9.7%。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为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的繁荣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全球贸易额增长率长期处于低位。中国进出口贸易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为全球贸易的稳定增长做出了极大贡献。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日益面临重大阻力的背景下,中国始终积极推动双边及多边贸易、投资发展。2018年4月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年度全球贸易报告显示,中国商品贸易出口继续位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份额的12.8%,而中国商品贸易进口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自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正式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新的货币篮子,从而获得国际主要货币的地位。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以及中国在全球市场中话语权的不断提高,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将对全球贸易的增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重要力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可以看到,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成为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中国正在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发展与治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经验。相关数据显示,2013—2016年,中国最终消费对世界消费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基本占据世界第一,按照不变美元价格计算,近几年的年均贡献率可达到23.4%。显然,中国市场已经日益成为全球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2018年4月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指出,中国的经济结构改革对全球贸易增长将产生积极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将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重要借鉴,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更贴近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实际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从而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逐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全球经济发展和经济治理事务。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中国深知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良好稳定的国际秩序密不可分,积极走出去、扩大对外开放的层次、坚持互利共赢是近年来中国坚持的政策主张。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针对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新形势,中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不断提高自身对外开放的水平,积极开展自由贸易区建设与谈判,推动全球双边与多边贸易、投资的发展。同时,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供不应求的情况,中国适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目前,全球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中也对“一带一路”建设内容给予充分认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特点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发展机制的重要补充。从长远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建设无疑是双赢的,将对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重要基础。实践证明,中国40年成功的改革开放之路,不仅发展了自己,更造福了世界。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认为,改革开放的逻辑适用于每个国家,所有国家都应该改革,因为我们必须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他说:“今天每个国家都应该在总统府的门楣刻上改革和开放,因为这是掌握未来的两把关键钥匙。”巴西中国问题专家奥利弗·施廷克尔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辉煌成就对全球秩序产生了广泛和系统的影响,中国方案也让世界更多倾听到东方的声音。

二、“中国之治”的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逻辑与制度底牌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放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审视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透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触摸中国4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骄人成就,感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大变量”与“中国之治”,我们深刻认识到,大变局的关键是制度优势。如果说,当年英国取代西班牙霸权,主要源于资本主义制度远比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的封建制度优越的话;如果说,百年前的大变局,主要源于美国建立了更为彻底的民主共和制度,创造了显著区别于英国的现代化市场体系、标准化大工业生产体系的话,那么,“中国之治”成功的背后,主要是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成功。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是当代中国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的重要制度保障。

长期以来,由于受“中心——边缘”理论的影响与偏见,人们关切的焦点总是在西方,而且往往总是偏袒着西方。但是,历史的发展并不总如人们所预设的那样。近些年来,西方世界极不太平,如金融危机、经济停滞、选举乱局、逆全球化和难民问题、种族歧视引发社会抗议和骚乱,主流政党日趋衰落,民粹主义等极端思潮和势力崛起,政坛乱象纷呈,社会分裂加剧。面对西方国家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治理乱象,很多国际人士惊呼:西方怎么了?而与西方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欣欣向荣的有序治理景象,即“中国之治”。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许多人想了解中国的发展模式为什么具有旺盛生命力?许多人想探究“中国之治”魅力究竟何在?无论是分析“中国之治”的魅力,还是反思“西方之乱”的根源,都可以从制度层面找到深层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首次阐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特征,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新”以及“有效避免”三种“弊端”作出精准概括,强调“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新就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新就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习近平总书记纵论新型政党制度,立三“新”除三“弊”。除千年积弊,发举世之未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阐述,深刻揭示了“新型政党制度”植根于我国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独特优势,对于更好认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也为我们比较中外政党制度的优劣,进而坚持“四个自信”提供了重要的思想遵循,为解决世界各类政党制度难题提供中国方案

对比“中国之治”与“世界之乱”,透过40年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论述,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审视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

一是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具有更强大的凝聚力。这一新型政党制度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和优势,而且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能够充分发挥多党合作的作用和优势,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有效避免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有效避免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切实做到“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有效通过政党协商这一制度平台更好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共同把中国的事情办好。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共识、凝聚共识是关键。为把13亿多人的思想共识高度凝聚起来,中国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就能商量出共识、商量出最大公约数、商量出正能量、商量出精气神,最终商量出治国理政大好局面、商量出改革发展丰硕成果。可以看到,这一新型政党制度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能“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的密码,有利于找到最大公约数和擘画最大同心圆,形成无与伦比的政治制度效能。

二是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具有更高的决策和执行效率。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具有极大的效率优势,能够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可以“一张蓝图绘到底”,高效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因此,将政党制度放到国际化大背景下去考察,就会发现,世界上各种类型的政党制度模式,都面临许多难以破解的问题,多党恶性竞争,处理问题反复拉锯,议而不决,决而难行,效率低下。同英国传统的两党制遭受冲击,美国的两党制政府停摆,德国的多党制政府难产,非洲和拉美的政党制度混乱不堪、动荡不已相比,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创造了合作型政党制度模式,创立了执政与参政相结合的政权运作方式,创建了和谐型政党关系,创新了民主实现的新形式,为如何践行“政党的责任”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为解决世界各种类型的政党制度难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政治难题提供“中国方案”。

改革开放的成就充分证明中国治理体系的高效和成功。法国知名学者戴维·戈塞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改革和飞速发展,充分证明了中国治理体系的高效和成功。”瑞士知名汉学家胜雅律认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拥有长远目标和科学规划。与主要西方国家战略规划跨度最长不过10年相比,中国能够基于百年甚至更长时间进行规划。”这一制度安排有利于集思广益、凝心聚力,推动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体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

三是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具有更为完善的廉洁保障。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的弊端,是更为廉洁干净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高度重视将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规定:“各级党组织应当支持民主党派履行监督职能,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完善知情、沟通、反馈、落实等机制”。有监督、有制约、有促进,新型政党制度中的民主监督功能,为保障权力廉洁运行提供了制度基础。

三、中国40年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同频共振和与时俱进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放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审视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透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触摸中国4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骄人成就,感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大变量”与“中国之治”,我们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精诚合作、充分展示政治智慧、共同打造中国特色现代民主制度的40年,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不断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的40年,是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成熟发展的40年。

回望40年改革开放,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完善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实现的。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多党合作焕发出新的生机。40年改革开放为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完善奠定了最坚实的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促进了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刻变革,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社会阶层的大变迁,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完善注入了强大的社会动力。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中介组织从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等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中国整个社会利益格局随之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矛盾复杂化和显性化的发展态势。社会亟需畅通利益表达渠道,于是政党的功能和价值日益凸现。新中国成立之初,各民主党派共有成员1.1万多人,今天各民主党派成员约120万人,并形成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分工不同、相互补充配合的利益整合和利益表达格局。政党之间这种利益互动配合格局,也有效推动了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完善,其功能和价值日益彰显。

改革开放40年来,从提出“参政党”科学概念到明确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性质定位;从多党合作“十六字方针”正式确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序言;从首次就政党制度发表白皮书到提出“新型政党制度”论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方面迈出新步伐,其制度效能独特优势日益彰显。40年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伴随统一战线事业的推进,在理论政策、相关规章和制度机制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借助人民政协这一平台最广泛地汇集各党派的智慧和力量,凝聚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回望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不但没被“雨打风吹去”,反而愈加紧密牢固。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浴火重生,在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锻造重塑,从而焕发出蓬勃生机,彰显了制度效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体现和独特优势,成为人类政治文明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贡献,使多党合作事业进入到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如果说,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奠定了“基石”、注入了“底色”、确立了“轨道”,那么,40年改革开放则使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构筑起“宏伟大厦”、放射出“绚丽光彩”、走出了“中国路径”,从而在人类政党政治和政治文明中独树一帜、光照千秋。

(作者王报换系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民进北京市委常委)


推荐阅读:

全国政协委员张华荣:建立“一带一路”职业学院 综合培训“专业”人才

全国47家社院负责人齐聚北京 学习贯彻《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

“丁香医生”回应权健 我们关心的是:还有靠谱的保健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