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患者关爱助推肺癌防治 中国癌症基金会搭建肿瘤防治平台

发布时间: 2018-12-03 13:51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和海佳 | 责任编辑: 和海佳

中国网北京12月3日讯 12月2日,由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的“肺越未来”患者关爱项目在京启动,该项目旨在为中国肺癌患者提供专业、科学和持续性的关爱服务,同步建立智能化的互联网平台,让广大肺癌患者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关爱服务。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已经连续十年霸占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和发病率榜首,成为我国“第一癌”。

image.png

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左六)、国家卫健委宣传司新闻处处长刘哲峰(左八)、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肿瘤第二事业部副总裁陈少峰(左一)等共同启动“肺越未来”患者关爱项目。牛宏超摄

早诊早治相差1厘米都有生存期之别

目前在我国,近70%的肺癌患者在初诊时已是晚期,而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超过5%。据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四川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主任周清华介绍,我国目前肺癌患病呈现增长快,诊断晚、病死率高,肺癌诊治碎片化。

“肺部是呼吸器官,与致癌物的直接接触较多,因此发病几率更高。”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在介绍肺癌的致病因和发病机理时提到。因此,抽烟、厨房污染等对肺部的不友好常常成为肺癌的诱因。

“从50年代以来直至当下的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表明,烟草与肺癌的发生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根据目前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80%以上的肺癌死亡都归因于烟草的使用,包括一手烟、二手烟和三手烟。烟草中包含近七千种化学物质、几百种有害物质;其中,明确的致癌物质有69种。”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支修益教授表示,有长期吸烟史的肺癌患者对治疗产生负面应答,一方面是增加了肺癌外科手术的风险,另外一方面是关于长期吸烟的肺癌患者对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答与不吸烟肺癌患者有明显差异。

而肺癌之所以难治愈,主要原因是先兆不明显,发现即是中晚期,治疗效果差强人意。如果能够早期发现,经过规范化治疗,1厘米以下的肺癌治愈率可达90%,2至3厘米的治愈率则为85%左右,每差别1厘米就会带来患者生存期的差别。

治疗与减负关注患者经济与心理双重压力

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最新成果显示,在近30年里中国大陆人群中,以肺癌和肝癌为首的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快速上升。

“肺癌在预防、早期诊断及治愈性治疗方面,仍存在诸多‘鸿沟’,大多数肺癌在诊断时已进入中晚期,五年治愈率仍较低,肺癌医疗费用仍居高不下等。”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呼吁,在关注肺癌患者躯体痛苦的同时,还应关注患者心理和经济上承担的压力。

据一项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研究显示,中国一个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最后三个月的平均医疗花费大约16955 美元,就算其中有一部分可以医保报销,也已远远超过大多数中国家庭可以承受得起的程度。

image.png

著名演员葛优也是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在听了十多位平均生存年龄超十年的肺癌患者现场生动告白后由衷点赞,并现场呼吁注意肺癌防范。牛宏超摄

联动多方力量,关爱肺癌患者

对此,赵平教授呼吁利用“互联网+医疗”动员国内优质的抗癌资源,组织国内最优秀的预防和治疗的专家,给民众提供科学、易懂的抗癌知识,帮助患者能够尽快尽早得到治疗。

“首先是地域问题,地广人多的国情导致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而且全国肿瘤防治力量薄弱、分散且各自为政。基于以上两点,国内急需统筹资源组建全国肿瘤防控的网络。但是又面临肿瘤防控严重投入不足,重治轻防仍然严重等问题,需要高水平的专家团队指导。”赵平表示。

日前,中国癌症基金会联合罗氏启动“肺癌患者关爱项目”,借助双方在肿瘤领域的专业优势强强联手,通过“互联网+线下”的联动帮助患者获得更专业、科学和持续的医疗服务。

“我们将秉承‘患者为先’的理念,为患者提供从预防、诊断、治疗到康复的全病程疾病管理,延长患者生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少峰介绍,目前这个项目已获得类众多肺癌领域专家的参与和支持。

“癌症基金会搭建一个平台,邀请全国最优秀的肺癌内外科治疗、病理研究等领域的专家一起为我们的肺癌患者、高危人群提供帮助。”赵平表示,鼓励专业医生更多地参与科普内容创作,同时与主流媒体进行内容合作,摒弃过去以流量为导向的内容创作模式,保证医学科普的权威性、科学性、精准性。

据了解,“肺越未来”患者关爱项目近期将在中国癌症基金会官网上线,届时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清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支修益、上海肺科医院周彩存、上海胸科医院陆舜等国内一线肺癌治疗名医将在线对有需要的肺癌患者进行复查、解疑答惑。


推荐阅读:

民建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农工党十六届二中全会在京召开 陈竺: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