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复明:实现历史文化名镇可持续保护

发布时间: 2018-12-03 09:48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张复明 | 责任编辑: 耿鑫

既要重视“单体”及“片区”遗产保护,也要注重城镇空间重塑及功能活化。名镇要可持续地活着,一定要科学地处理文化空间、产业空间、生活空间之间的关系,重塑和营造融历史底蕴与多元活性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城镇。要让每一处历史遗存与古建院落成为名镇的功能单元,使不同年代、不同功能的建筑、街区在空间与功能上耦合共存,在发展现代城镇功能的基础上承载历史、激活产业、传播文化。班贝克是德国中部一座在二战战火中幸存的中世纪风格古镇,一幢幢石质古院仍是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雷格茨尼河串起了沿岸特色美食生意;众多啤酒酿造厂一直在源源不断地生产,维持着啤酒之城的美誉;这里还是班贝克大学的所在地、班贝克交响乐团管弦乐队的常驻地。班贝克保留了魅力独特的历史建筑景观,保持着充满活力的啤酒文化、大学文化和音乐艺术,搭建了古典与当代对话的空间、文化与经济功能共存的模板和典范。

既要发展文旅产业,又要培育多元城镇功能。历史文化名镇具有文旅产业开发的天然潜质,适度的旅游开发是必要和可行的,但片面倚重文物游、古迹游,不注重城镇多元功能培育、发育和完善,名镇只能沦为“撑着的名镇”或“做样子的名镇”。黄河岸边晋商粮油故道上的商贸古镇——碛口古镇,其街巷、店铺、风貌古迹犹存,但除了单一旅游观光功能外,未能发育出与古镇相匹配新的现代经济功能,古镇始终没能在区域格局中“活起来”“立起来”。名镇文旅开发必须兼顾可持续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培育新的具有现代竞争力的活态功能。千年古镇乌镇近年来大力度修复古镇风貌、修葺古建民居,在发展旅游观光基础上,举办乌镇戏剧节、全球互联网大会等,壮大新的文化功能、会展功能,使乌镇融入当代经济体系,城镇活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形成了江南水乡文化传承的一个新版本。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要矫正偏向、走出误区,必须厘清保护与发展的重大关系,摒弃标本式、孤岛式的保护模式,综合考虑其交通区位、资源禀赋、社会分工、历史文化等因素,以功能活化为主线,以活态保护为路径,走开放式、功能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为此,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创新名镇文物的保护利用机制,为文物和遗产再赋人气和生机。“用起来”才能“活过来”,“用起来”才能“火起来”。对于建筑设施,使用是最好的保护。对于文化遗存,文化机构的使用是最好的传承。要改进保护、运营、服务机制,改进文化、文物部门的管理方式,管住底线,放权松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放活化文物和名镇其他建筑的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支持文艺社科机构、慈善公益机构、妇幼机构以古迹建筑、古镇院落为办公场所,支持民间人士利用古院落开办专业博物馆,支持商会、行业协会及公益组织以古镇院落作为工作交流、展示的固定场地。以名镇各类建筑的活态保护,打造名镇传统文化符号、仪式的传播场所,推动文化孤岛迈向文化高地。

二是培育发展新的主导功能,为名镇保护提供可持续支撑。名镇的功能活化与复兴,既是原有功能的存续和复活,更是功能的更新、转换和升级。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名镇作为镇村体系重要节点和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其功能一定要与现代经济体系和区域发展战略相适应。地方政府要突破单一旅游功能的思维定势,合理选择城镇主导功能和发展路径,做好科学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定向,做好保护规划、产业规划和旅游规划相互衔接,引导名镇文化功能、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及社区功能的深度融合。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选址布局、投资补助、购买服务等方式,强化主导功能,注入新的活力。发挥服务农村、联系城乡的纽带作用,构建地域特色鲜明、主导功能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功能体系。

三是促进文旅农商融合发展,为功能活化增添新的动能。名镇特有的历史资源、文化遗存、建筑风貌,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使用价值。要转变名镇旅游发展方式,强化体验性旅游,走文旅农商融合发展道路,释放文化旅游新活力。做好“文化+旅游”文章,通过建设博物馆、传习所等,对名镇具有“代言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集中展陈,发展文化、文物体验游。利用名镇院落作为传统节日庆典、群体活动、大型文化交流活动的固定会址、展览场地。支持出版、影视戏曲、新媒体产业、娱乐传媒业骨干企业以古镇院落作为工作、实习场所。鼓励文创产品和演艺产品开发,开展文化体验旅游。做好“旅游+文化”文章,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提升传统工艺产品品质和旅游产品文化含量,建立文化志愿者机制,讲好名镇故事,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做好“文化+旅游+农商”的文章,以特色文化旅游为主线,文化创意为连接点,在镇域打造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

四是完善公共服务和市政设施,为名镇功能活化奠定基础。按照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推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政务服务等资源向名镇延伸,道路交通、水电气、通信网络、垃圾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向名镇覆盖。建立名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倾斜投入机制,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为居民生活、吸引各类要素向名镇集聚提供平台和支撑。

五是突出居民主体地位,为名镇为自己活着提供持久动力。名镇不是开发商、精英人士的,也不是旅游者、专家学者的,从根本上应当是镇里居民的。名镇保护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要让居民真正参与到名镇的保护、开发经营活动中来,支持鼓励当地居民从事与名镇功能定位相匹配的生产经营活动,留存历史印记,拓展现代功能。支持当地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低等级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把名镇交还给当地居民,使他们有权利、有条件享受现代生活,享受名镇发展红利,实现居民与城镇融合共生,增强名镇文化传承活力与保护活性,让文化传承更具有真实性和持续性。

活着的才是真实的。当下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工作,要走出“样子”走样、“里子”失理的误区,破解保护偏失、传承偏软、活化偏虚、功能偏窄的发展难题,就需要统筹施策,借用建筑符号,巧用历史标识,重用文化价值,活化城镇功能,才能切实肩负起保护、传承、活化三大历史使命,真正使名镇站起来,立起来,用起来,活起来。

全国政协委员:张复明)‍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