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复明:实现历史文化名镇可持续保护

发布时间: 2018-12-03 09:48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张复明 | 责任编辑: 耿鑫

原标题:以功能活化为主线

实现历史文化名镇可持续保护

■精彩阅读:

名镇是富有地域特点和文化底蕴的现代人类住区之一,应是当地居民休养生息的生活空间、产业空间和文化空间的统一体。会呼吸的房子、有故事的建筑、有人气的街区、有文化的古镇,才是有价值的和可持续的。名镇保护需要活着的城镇功能的支撑,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城镇功能的嬗变递进。

活着的才是真实的。当下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工作,要走出“样子”走样、“里子”失理的误区,破解保护偏失、传承偏软、活化偏虚、功能偏窄的发展难题,就需要统筹施策,借用建筑符号,巧用历史标识,重用文化价值,活化城镇功能,才能切实肩负起保护、传承、活化三大历史使命,真正使名镇站起来,立起来,用起来,活起来。

历史文化名镇文化遗存集中、区位优势显著、风貌景观突出,作为“乡之头、城之尾”的枢纽节点,如何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趋势,以活化保护为核心,以城镇功能为支撑,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共进,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紧要话题。

经过30多年的探索,我国名镇保护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颁布以来,名镇保护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效。但毋庸讳言,一些地方的名镇保护还是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有三个倾向值得关注:一是单一保护的倾向。有些地方的名镇保护绝对化,见物不见人,历史文化被躯壳化、标本化,许多古建、院落被端着、锁着,名镇的生活真实性已然远去。二是表象传承的倾向。有些地方的名镇保护表象化,被演绎成非遗表演和民俗展演,历史文化被抱着、养着,成了盆景、花房,有形无神,名镇的斯文正在消逝。三是过度开发的倾向。有些地方的名镇保护趋利化,过分强调旅游开发,文物、古建异化为营销对象、商业工具,历史文化成了玩偶,被戏说着、演义着,名镇的文化逐渐迷失。上述现象,割裂了居民与建筑、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经济的联系。名镇似乎是在为别人、游人活着,不是为自己活着,其活化、活态、活性被忽视,发展活力与传承力受到束缚。

历史文化名镇盛衰兴替,一路蹒跚走来,是“文化的宠儿”,曾经一度却是“历史的弃儿”。随着国家对名镇保护的重视,名镇遗存保护的真实性、完整性得到高度重视。但名镇保护不仅仅是古建风貌的“历史重现”,如果仅仅把文物保护当成文化生态保护、把古建修复当成历史文化传承,这显然是对真实性、完整性的严重误读和曲解。

名镇是富有地域特点和文化底蕴的现代人类住区之一,应是当地居民休养生息的生活空间、产业空间和文化空间的统一体。会呼吸的房子、有故事的建筑、有人气的街区、有文化的古镇,才是有价值的和可持续的。名镇保护需要活着的城镇功能的支撑,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城镇功能的嬗变递进。为此,应在以下重大关系上进一步形成共识:

既要重视名镇物质要素保护,也要重视其历史文化特质的发掘与传承。历史是丰满的,也是残缺的。名镇之所以是名镇,绝不仅仅是所遗存的历史建筑,根本上还是所依存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文”倚镇存,镇以“文”名,正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诗文使岳阳楼名扬千古一样,那些古色古香的文物建筑和历史街区只是历史文化的承载者,那些吉光片羽的文化积淀才是名镇的魂魄所在和生命所系。在注重物质形态遗产和景观保护的同时,更要注重具有当地特质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发掘、弘扬与传承,做到表里兼顾、形魂一致、相得益彰。

既要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也要与时俱进注重城镇更新。不能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镇更新进程相割裂。在城镇更新进程中,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遗产的保护,留住名镇的文脉和历史印记,并赋予其现代经济文化功能。围绕历史文脉保护这一核心,整体格局与传统空间肌理完整的名镇可走整体保护的路子,基本格局尚存的名镇可走新旧肌理融合发展的路子,历史遗存较为分散的名镇可走古建片区、传统街巷与新区协调建设的路子。绍兴在名城保护中,对文物建筑、古代建筑、文化遗产进行了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历史建筑、特色建筑、地标建筑,对台门街坊、特色街景、河道景观进行特色改造,对市政设施、居住环境和社区街道进行普遍改善,当地居民基本上都生活在老城的街巷和古宅。在改造修葺古城的同时,建设商贸文化设施,腾出休闲空间、增设手工工场,促进了传统与时尚、生活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较好地处理了保护与更新的关系。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