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9月14讯(记者 和海佳 实习记者 周菊珍)“保护‘物’是一个方面,但保护‘人’更为重要,要让大运河非遗文化的传承人走到前台,使北京文化建设不仅光在四合院等‘物’里存活,还要让文化传承者与市民参与其中。”日前,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利慧建言京津冀大运河保护,呼吁创设“京津冀大运河口述史影像数据库”,运用现代影像技术让大运河文化得到广泛持久的传播与传承。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利慧。
记者了解到,9月7日至13日,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点提案督办调研组赴北京、天津、河北开展实地调研,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杨利慧认为,目前京津冀大运河保护主要聚焦于对地图、河道、闸口等实物的搜集和整理,而缺乏对于大运河的建设者、享用者和文化传承者主体的充分关注,“那些蕴含着人的智慧、情感和生命体验的有温度的故事,正日渐离我们远去并消失在历史深处,或许永远无法追回。”
杨利慧表示,当前实物搜集与“文化词条”的编纂出版固然重要,但是形式略显陈旧,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和影像记录手段的充分运用,使得其预期成果缺乏长远的可利用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现代化城市建设至关重要,有助于塑造城市的地方性特色。如果传统文化消失了,城市文化会趋于均质化。”杨利慧说,北京中轴线申遗中,四合院等物质文化遗产与茶艺等非物质化遗产是缺一不可并相互融合的,“物质文化遗产都涉及到非物质化遗产,非物质化遗产体现出人的生活经验智慧,蕴含着人文力量,它是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灵魂。”
2017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要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目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已纳入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整体战略布局,北京有关部门也组织专家调查整理大运河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挖掘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内涵,制定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重点项目清单以及2018年度折子工程。
今年年初,杨利慧在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抢救性建设“京津冀大运河口述史影像数据库”的提案》,为京津冀大运河的保护与发展建言献策。
杨利慧形容“京津冀大运河口述史影像数据库”建设已“迫在眉睫”:“目前,富有深度和温度的‘抢救性工作’亟待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开展,特别是一些当事人正在逐渐老去,现代化城市进程改变着大家的传统生活方式,这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杨利慧建议,北京、天津与河北可协作开展“京津冀大运河口述史影像数据库”建设,有关部门对于该数据库建设需给予政策与经费支持,设立重大委托项目。
杨利慧进一步介绍,由于牵涉地域和人员的范围广泛,需要诸多专业力量联合推进,开展调研工作也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因此“京津冀大运河口述史影像数据库”可先在京津冀地区率先投建,“如果以后条件成熟了,再逐渐扩展到所有相关省市。”
“这个数据库既可用于当前和未来的国内外大运河研究,也可用于公共教育服务,为普通百姓所观赏和运用,推助大运河文化广泛持久的传播与传承。”杨利慧表示,“京津冀大运河口述史影像数据库”将成为具有国际标准、运用现代影像技术、传诸后世的大运河口述史影像“博物馆”。
另外杨利慧认为,非物质化遗产应与当地旅游相结合,构建“发展+保护”的双赢模式,“比如北京历史文化资源和地方传说都很丰富,可以制作一些生动有趣、参与性强的北京民俗文化主题演出,采用京剧、京韵大鼓、相声等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这样的演出,不仅有利于广大市民和游客参与到表演和观赏的队伍中,对北京的历史文化也起到展示和传播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