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唐山市委会调研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 2018-07-25 08:53 | 来源: 团结报 | 作者: 米振煦 裴莉珊 | 责任编辑: 张正朋

探索农业增效新路径

——民革唐山市委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调研纪实

“三农”工作始终是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开启了我国乡村发展的崭新时代。

为推动唐山市城乡统筹发展,民革唐山市委会年初确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调研课题,组织专题调研组深入唐山市迁安、迁西、遵化、曹妃甸等县区,与企业经营者座谈交流,摸实情、听心声,并赴四川成都、江苏苏州两市实地考察学习,访样本、谋发展。

走访企业下深功

结合唐山市农牧局环保站负责同志的建议,调研组近期精心选取市内县区5家各具特色的典型企业走访交流。

迁安亚滦湾国家农业创新产业观光园是河北省五星级休闲农业园。副总经理张程辉向调研组一行详细介绍了园区的筹建历史及发展现状。

座谈交流过程中,调研成员频频询问:“主要农产品有哪些?”“目前企业发展存在什么困难?”

“农作物有草莓、火龙果、无花果等,农业生产类别很多,也导致企业建设投入太大,回报周期长见效慢,融资困难,成本太高。”张程辉说,“还有建设用地指标不足,这些问题都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壮大。”

对此,调研组都一一记录下来,留待进一步研究破解之策。

迁西县花乡果巷特色小镇是河北省唯一一家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总投资21.5亿元。“我们以‘花·果’为主题,全力打造食住行游购娱一体的农旅综合体。”小镇总经理张国艳说,“我们的目标是建设4A级景区。政府和乡亲们都很支持,但现在旅游、农业科技等专业人才匮乏。”

问题找了出来,那么,唐山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优势与条件是什么?

遵化尚禾源农业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拥有河北省唯一一家中国航天育种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经理孙月华介绍:“我们与科研院所合作,自2006年开始,在原有基础上凭借科技优势,大力向示范类高科技农业靠拢。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曾专程来村做过专题报道。”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遵化亚太生态农业观光园注重创新发展,采用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可以让游客体验到葡萄、草莓等种植、采摘、酿酒的全过程,依托特色文化节吸引游客。草莓种植大棚创造性地采用“A”型立体种植法,极大地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大棚两端的砖墙外别出心裁地画满3D立体画,吸引游客纷纷排队拍照。

通过深入企业实地走访了解,并与经营者和相关主管部门的多次座谈交流,调研组充分掌握了唐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南下调研访样本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今年5月的一天,成都蒲江县西来镇的两河逸园社区整洁宁静,村主任早早笑容可掬地在“村电商服务中心”门口等待。调研组此行意在详细了解两河村发展乡村经济和村居文化的新模式、新方法。

“村里的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回来创业,在网上卖丑橘,说要做‘新型职业农民’。村里的收入连年翻番,家家户户都脱了贫。”村主任自豪地说,“大家一起劳动一起致富,日子巴适得很!”

伴随着清见柑橘的芳香,大家启程到下一站——明月国际陶艺村。身姿窈窕的姑娘们头戴斗笠采茶,“风吹茶树香千里,盖过园中茉莉花……”欢快的歌声远远传来。

明月村依托茶山、竹海、古窑等资源,吸引北京、上海、台湾等地的百余位艺术家和创客成为“新村民”,打造集陶艺生产销售、创意体验、禅修养生于一体的人文生态度假村落,带领群众就业增收。2016年被评为四川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明月村可以说是成都文艺青年的新圣地。这里风光秀美,民风淳朴,就如同世外桃源。”导游介绍,“村里的明月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属于邛窑民间瓷窑之一,300余年不曾断烧。2008年汶川地震将棚屋震垮,此窑才断烧。”

“因为明月窑,很多年轻人慕名而来,学习和观摩陶艺制作,现在老窑遗址需要提前预约才能进入。”

“咱们唐山号称‘北方瓷都’,始于明永乐年间,有600多年历史。也可以学习借鉴这儿的经验,弘扬一下唐山的陶瓷文化。”调研组成员吴坚说。

烈日当空,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的游客仍络绎不绝。导游介绍说:“战旗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人人耘‘互联网+共享农业’互动种养平台,让消费者看得清楚,吃得放心。”“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村考察时仔细观看了互动种养平台,还鼓励村民用好互联网、打开产销路子。”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成都市郫都区青杠树村作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前来参观的游客熙熙攘攘。调研组一边观看宣传板内容介绍,一边与村主任交流。

“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有哪些?”“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护环境?”

“我们的村民通过土地流转、集体经济入股分红、住房租赁、农家乐经营、务工,还有政策性收入等实现多元增收。”“这里是水源涵养保护区,禁止发展工业。正是因为乡村旅游搞得好,大家伙才早早脱贫致富。”

带着从“天府之国”得到的经验和思考,调研组一行紧接着来到“鱼米之乡”——苏州。

相关负责同志为调研组详细介绍了当地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基本情况、创新举措及未来规划。“依靠云计算发展智慧农业,实时监测大田作物和设施蔬菜的生长情况、相关资源环境,对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

“实施‘农户+品牌’战略,强化创业引领,培育农村特色经济业态。”“推进美丽村庄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夯实农村基层党建,着力打造‘红色驿站’党建品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等经验,给了调研组同志很大的启发。

刘家庄自然村中的村上湖舍是高端民宿发挥集聚效应的典范,可为游客提供修补紫砂壶、制作手工冷皂、蓝染纱巾等独特体验。湖舍民宿由废弃的旧厂房改造而成,推窗可见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江南风光,让人远离城市车马的喧嚣,回归田园心灵的宁静。

打磨调研报告见真章

在返回唐山途中,调研组成员们仍在热烈讨论。

民革党员侯宇是唐山金路通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结合日常工作,她认为,要加强地域品牌化建设,打造地理保护商标。“阳澄湖大闸蟹就是最好的范例。我在法国考察葡萄酒产地时发现,国外非常重视地域品牌化建设,越是精确到村级的酒越正宗。”“我是做农产品企业的,‘大农业’发展跨度大,生产与流通等各类型模式差异太大,重点要政府引导,发挥行业协会的抓手作用,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做到‘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工商助动’。”她说。

“对!我还发现中国百强村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发展集体经济,咱们唐山也可以对相关数量、规模等情况进行摸底,做大做强集体经济。”民革党员杜鹏说,“拓展思路,立足实际,走务实高效之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民革党员张克震说,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那是震后村民自筹修复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产物。发展智慧乡村旅游,构建“高端+大众”的一体化格局,其中的规律和模式值得深入挖掘。

党员米振煦认为,做好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导,打造精品项目,注入文化内涵,设计文化展示、参与体验、科普研学等多种旅游项目,是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最佳途径。

回到唐山后,调研组成员共同梳理在成都、苏州学到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并邀请市农牧局环保站专家王前参与讨论修改报告初稿,交融思想、碰撞智慧,把脉唐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未来。最终整合思路,形成《关于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调查与建议》调研报告,将建议切实转化为助推唐山一二三产融合提速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助力打造唐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