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关键,落实在作品”

——全国政协“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专题调研系列报道之一

发布时间: 2018-07-09 11:01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郭海瑾 | 责任编辑: 和海佳

夏日的阳光照耀在风景如画的西湖上,在离西湖不远的地方,坐落着一所美丽的学校———浙江音乐学院。6月29日,全国政协“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专题调研组一行在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丁伟的带领下,来到了这所艺术院校进行调研。一走进浙江音乐学院,委员们被眼前优美的环境所吸引;再往里走,一阵优美高亢的声音传来,寻音、驻足、聆听……

原来,这是声乐歌剧系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为当晚的演出进行最后的彩排。歌毕,老师还现场示范了一个音节的唱法,受到委员们的连连赞叹。

“这首歌唱得很好,是作曲系的作品吗?”有委员问道。

“这是声乐歌剧系和作曲系共同的创作。”委员们了解到,在培养方式上,浙江音乐学院不仅有传统的教学,还有原创作品的教学;有一对一的指导,还有系部之间的合作,全方位培养音乐创作方面人才。在舞蹈系和戏剧系,委员们观看了学生们正在彩排的一部原创舞蹈和昆曲教学活动,对学院培养人才的方式有了更深的认识。

艺术的创作和创新最核心的是人,艺术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在浙江歌舞剧院,委员们了解到,剧院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从北京等各大歌舞院团引进各种人才,由此推出了一批受到赞誉的原创民族歌舞剧,如歌剧《青春之歌》、舞剧《王羲之》以及管弦乐《富春山居图随想》等。“艺术最根本的特征是个体性,个体性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人才的培养,人才是推动文艺原创力的关键,更是推动文艺创新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繁荣文艺事业的时代先锋。”丁伟指出。“文艺原创力的提升,关键在人,但要落实在原创作品上。”阎晶明委员说道。

6月30日,委员们驱车来到位于杭州滨江区的中国网络作家村。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中国文学的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部分。

“一个网络作家一年的创作大概有多少?”有委员不禁问道。

“每个作家的创作量不等,写一部一般都在百万字以上。”

委员们了解到,网络作家一般都是全职写作,他们大都是80、90后,也有一批00后。“只要读者在读,作家就要一直写,每天写作6000至1万字不等。”工作人员介绍。为加强对网络作家的引导,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浙江省特别打造了中国网络作家村,给网络作家提供了优厚的创作条件。“网络作品的创作量很大,创作人员也很年轻,原创作品也很多。”委员们都有同感。

网络文学的原创力主要体现在受读者欢迎的网络作品上,对于影视来说,也应如此。在华策影视集团,委员们一来到调研点,就被眼前的一幅幅巨型的影视剧海报所吸引,《国家命运》、《海棠依旧》、《解密》、《子夜》、《何以笙箫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乔传》……这些时下热播剧,大家都耳熟能详。这不禁让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编剧王兴东感慨:“对于影视作品来说,以内容为王、剧本为根,靠版权吃饭;剧本是一剧之根本,要尊重编剧,保护编剧,维护编剧的权益,才能固本强基,影视作品才能繁荣发展。”

在浙江5天,调研组还考察了绍兴、宁波两市的4个调研点。结束浙江段调研时,委员们纷纷感到浙江文化氛围的浓厚、文艺创造力的强大、文艺创新经验的丰硕。在调研组准备离开浙江奔赴山东的路上还一直在讨论,大家认为,文艺原创力的提升,人才是关键,作品是文艺创新的中心环节,这是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