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土壤院士李庆逵的科学世界

发布时间: 2018-06-28 09:0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王静

【人物档案】李庆逵(1912.2-2001.2),浙江省宁波人。曾就读于复旦大学,毕业后进入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1944年,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研究生院深造,获博士学位。1953年参与组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6月25日是第28个全国土地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2018年的主题为“珍惜土地资源,建设美丽家园”。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学家李庆逵就是一位将毕生精力贡献给祖国土壤研究事业的科学家。

1991年3月,李庆逵在工作。

具有诗人气质的科学家

“1986年3月12日:谒中山陵,玉兰盛开,梅花已经十分了。”

“1986年11月:枫叶已丹,满眼黄叶,正秋深时节。”

“1991年9月4日:晚,已有凉意,洗澡花盛开,很香。”

这些充满诗意的句子来自李庆逵生前所写的日记。李庆逵是我国现代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可这位和土壤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少时的梦想却是当一名化学家。

1912年2月12日,李庆逵在浙江宁波出生,祖父李松侯曾担任宁波市商会会长,父亲李子诺在宁波钱庄当职员。他的外祖父叶同春是清朝举人,大舅父叶伯允是《商报》主编,三舅父叶叔眉是京师大学堂教授。正是这个洋溢着书香的家庭给李庆逵播下了诗意的种子。

1928年,李庆逵考取了复旦大学化学系,那时侯德榜在制碱工业上取得成就,为中华民族争了光。李庆逵受此影响,一心决定要学化工,并且希望自己也能办工厂。1932年,他成绩优异从复旦毕业。然而,迎接他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他没想到化工工作这么难找,最终失业在家。后来在亲戚帮助下,经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的引荐,李庆逵最终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获得了一份工作。

命运就这样和李庆逵开了一个玩笑。刚刚进入土壤研究室那会儿,成天跟土壤打交道,李庆逵感到很乏味,很迷茫。当时翁文灏兼任土壤研究室主任,常到李庆逵的实验室检查,使他不敢有丝毫懈怠。渐渐地,李庆逵掌握了土壤分析技术,并体会到这是改良土壤和指导施肥的必要手段,一样可以完成他“科学救国”的梦想,于是他又重燃对工作的激情。

当时科研条件不但艰苦而且危险,地质调查所3名科研人员甚至在野外勘察时为土匪所杀。土壤研究室在抗战时迁往四川,日机常常前来轰炸,这时别人都往防空洞跑,而李庆逵却往实验室跑,因为他要把一些易燃物质处理好,否则整个实验室就要毁了。有一次,日机已在头顶飞行,已被妻子拉进防空洞的李庆逵还是跑到实验室去,他说,桌上有一个干锅,是白金制作的,不要在混乱中丢失了。

与苏联土壤学家格拉西莫夫在野外 

1944年,李庆逵获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资助赴美留学,就读于伊利诺斯大学研究生院。1946年获得农学硕士学位,1948年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为了把所学知识献给祖国,李庆逵放弃了国外优厚待遇,于1948年回国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继续工作。科研过程中,李庆逵非常重视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1950年6月3日,他从江苏原东台县大中集(大中集是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市区旧称)出发,徒步考察,历时4月,完成台北(现东台)、射阳、滨海、灌云4县的滨海盐土调查,并编写调查报告。李庆逵有写日记和工作笔记的习惯。

“6月16日:拟明日向民众大会提几个问题:1、普通挑一次生泥每亩要几工?能维持几季作物?2、如果我们供给一种多年生或一年生的绿肥种子(如金花菜一类),和粮食间年轮作,这样可维持地力,这个意见有何毛病?今天的垦殖,要使每一块土地永远维持一定的产量,让农民在安定的环境中改进生活。在川港遇雨,晚发疟疾,夜开会时极不好受。”

“6月20日:由庆生渡至王港。于王港东盐土采集獐毛草、盐蒿标本。盐蒿标本,红色,大时成绿色,分析盐分以资比较。夜来渔人捉蟹,海滨灯火点点,见大群(二、三百头)野黄牛。”

“7月9日:下午4时至新人村。晚过浮桥时坠水,大家竭诚扶助。”

从日记里的只言片语,可以想见上世纪五十年代李庆逵工作时的场景。据他的学生回忆,当时雇人用独轮小车推着行李,他们每天扛着土钻、铁铲负重走50至70公里,打地铺住牛棚是常事,吃的是杂粮稀饭、黑面馒头。就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38岁的李庆逵在1950年当选为第4届国际土壤学会的副主席,成为国际土壤学界的知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