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流量去哪儿了?“不限量”套餐没那么简单

发布时间: 2018-06-12 08:3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秦金月 | 责任编辑: 秦金月

今年4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7月1日起将取消流量“漫游”费,确保今年流量资费降幅30%以上,推动家庭宽带降价30%、中小企业专线降价10%—15%,进一步降低国际及港澳台漫游资费。

这些降费措施的受益人数庞大,将为用户省下不少“真金白银”。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至今年4月末,中国4G用户10.8亿户,手机上网用户12.2亿户。

在现代,手机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生活中的必须品,不过,手机流量的问题却困扰过不少人。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APP》平台)小编的很多朋友就曾抱怨过:我的流量去哪儿了?为啥我什么都没做,每个月的流量费用还这么高?

你遭遇过类似的问题吗?

“不限量”套餐真的不限量?

不要太天真,“不限量”套餐并没有那么简单。

据媒体调查,目前运营商推出的所谓“不限量套餐”其实都是有条件的,超过一定的流量额度后,运营商会采取限速措施。

比如,天翼不限量套餐明确说,当月国内上网流量达到20GB以后,上网速率降至1Mbps。联通冰激凌套餐,当月国内上网流量达到20GB以后,上网速率降至1Mbps。北京移动的畅享不限量套餐承诺超过20GB、100GB以后分别限速1Mbps、128Kbps。

但是很多消费者并不了解这种“潜规则”,而各地运营商网上营业厅大多置顶宣传不限量套餐,只有点进商品详情页,才能看到用灰体或小字标识的限速方案。

之前有新闻报道,一名网友投诉称,自己办理的不限量套餐明明还剩下13GB的流量,但是因为整体使用流量达到了100GB而被断网。目前北京市场运营商推出的各种不限量套餐中,并没有“断网”说法。

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宝昌认为,不限量的说法本身存在误导性。运营商“不限量套餐”这种提法不合理,有虚假夸大的成分。不限量套餐不应该限速限量。而对一些不正常的流量使用情况,比如将其作为WiFi热点使用,运营商应该作出明确的区隔。

你有没有怀疑过手机流量被“偷”了?

早在2014年,经济学者、北京市政协委员马光远就在个人微博里“控诉”过中国联通偷流量。

马光远称,自己以前用的是联通的合约机三星S4。2014年3月份合约到期后就续约换了一个三星S5,续约之后,仍然是原来的套餐,每个月套餐内可用流量500MB。但自己增加了一个20元的流量包,联通每个月还承诺再赠送自己200MB流量,加起来,每个月自己的可用流量将近1GB。

但当收到联通发来的3月话费资费清单,马光远感到非常意外:“连续4个月,我上网流量暴涨两倍,远远超出套餐流量。只是换了新的合约手机,上网流量就多了两倍,请问:你们(联通)在合约机里装了什么偷流量的软件?为什么我手机自己显示的流量统计远小于你们?”马光远称,流量最高的一个月,自己超额使用了600MB多流量。

遭遇此类问题的,远远不止马光远一个人。“原本1个G够用一个月,如今却挺不过15天。”不少人在抱怨手机流量不够用,甚至许多人开始对手机流量的“非正常消耗”提出质疑。有网友在微博上抱怨,下午睡一觉起来,居然跑掉了19.46GB的流量。而这种非正常的情况屡见不鲜。“偷跑流量”成为网络热词。

360首席反诈骗专家裴智勇表示,现在手机流量的确“跑得快”。首先是因为手机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以前我们手机上网主要看文字,图片也往往压缩得很小,现在图、文、视频大行其道,往往一张图就四五兆,更别提各种小视频了,客观上肯定会消耗更多的流量。尤其手机重度使用,长时间驻足在社交软件上,不经意点开的视频都会悄悄下载到手机中。其次,很多软件即便没有打开,都在后台默默地运行,甚至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地更新,这样做也吃掉了不少流量。他举例说,孩子刚才玩植物大战僵尸,每次弹出广告都点一下,结果不知不觉下载了很多软件。另外还有非法软件盗取流量的不正常情况。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运营商“偷流量”这种说法缺乏依据。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运营商修改用户流量数据或许得不偿失,假设运营商要“黑”用户的流量,其改造系统所需投入的成本,比偷流量带来的收入要更多。

有报道称,为验证运营商对流量测算的准确性,浙江省质监局和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的通信流量检测试验结果显示,在三台多制式无线通信上网流量监测器中随机插入三大运营商SIM卡,下载同一文件,重复测试数为10次,流量检测数据偏差值均为0.1%至0.15%。从检测结果对比来看,与运营商提供的流量统计几乎没有区别,因此运营商调整计算方式“偷流量”的说法并不成立。

你有没有被各种套餐绕晕过?

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APP平台)小编发现,不管是移动、联通还是电信,各种套餐让人眼花缭乱,很多消费者的感觉却是:没有一款是我的菜。

有没有这样一种理想的模式:我提供每月的消费需求,然后运营商量身订做最适合的套餐?

运营商确实推行过类似的“私人订制”模式。比如中国电信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全国统一的客户自选型资费方案——积木套餐。为帮助客户搭配“积木”,中国电信在网厅提供了许多人性化的辅助工具,如流量计算器、流量应用实例等。积木套餐由语音、流量、短信和3G应用四块“积木”组成,客户可根据自己的消费需求,自由混搭,并随时根据需要变更套餐。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有类似的“积木套餐”,设计的目的都是自由搭配语音通话、上网流量。

但是在这些套餐中,用户选择的空间依然有限,比如打开某运营商的客户端,寻找到套餐计算器,它根据你近几个月的消费使用情况来推荐合适的套餐,不过推荐的语音最低也要18块,不能符合客户需求。因此,该业务在三大运营商中都没有获得真正的成功与普及。

资深电信分析人士马继华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电信运营商不断推陈出新,套餐体系庞大,不仅能绕晕客户,甚至连营业人员自己也搞不太明白。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价格不透明的外在表现,给用户感觉自己被忽悠。而打包消费让用户享受到了比单项累加更实惠的价格,可是很多人对有些附加部分并没有需求,往往感觉被强制消费了。即使免费使用,感觉依然不爽。

必读:节省手机流量小窍门

在我们对7月1日起将取消流量“漫游”费充满期待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流量能省就省。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APP平台)小编这就为你奉上节省手机流量的小窍门。

1、通过正规渠道下载应用

从第三方软件市场上下载的应用存在风险,有些不合法软件会偷走流量。因此,小伙伴尽量在正规渠道下载应用,如手机厂商自家的应用商店、官网等等,避免不慎装上刷流量软件。

2、关闭自动同步功能

手机的自动同步功能开启会在你不注意的情况下在后台耗费许多流量,因此最好关闭自动同步功能,或选择仅WiFi网络下同步。

3、关闭后台运行程序

很多时候我们关闭一个应用,都是直接返回桌面。如果后台有太多联网APP,当其待机时有可能会不断自动刷新等数据访问,所以要养成及时关闭清理APP后台运行的习惯,只留下需要时时在线的软件。这样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机运行速度。现在很多手机都提供一键关闭应用的快捷方式。

4、关闭手机移动数据

在不上网或者使用WiFi上网时,记得关闭手机移动数据,这样可以从根本上防止后台程序消耗流量。尤其是在有WiFi环境下,虽然系统会优先使用WiFi,但在特殊情况下或者信号不好的时候会自动切换到移动数据上。

5、限制吃流量大户连网

苹果版:打开设置→蜂窝移动网络,即可查询流量消耗的情况,从而限制指定应用连网。

安卓版:打开手机设置里的安全中心,即可查询每个应用消耗流量的情况,从而限制指定应用连网。

其实吃流量最多的主要是几个常用APP,在手机的数据流量使用量上都能查到,一般微信、QQ、浏览器、游戏软件都是流量大户。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微信朋友圈小视频开启仅WiFi环境下自动播放设置;朋友圈晒照片时尽量使用经过压缩的照片;尽量用纯文字方式交流,少发表情包、语音、短视频;不要随意点开链接、短视频、照片等。

6、设置每天流量限额

建议在手机设置中的【安全中心】内设置好每月流量使用量限制或者预警,以便及时发现流量消耗异常的情况。

7、注意定向流量的使用范围

目前运营商联合各大互联网公司推出了不少定向套餐,比如腾讯大王卡刷微信、看腾讯视频、玩王者荣耀流量全免,不过,你如果偶尔去刷个微博、发个抖音,还要额外付出流量费。订购这些套餐的时候,要注意其限定范围。

8、多“薅”运营商羊毛

现在运营商在很多节假日经常会推出一些流量赠送、抽奖、特惠等活动,关注运营商客户端、公众账号、微博之类的官方平台,经常会被免费流量砸中。比如北京移动客户端有一个签到送流量的常规性活动,每月能免费得到总计160M的流量兑换券。而北京电信签到可以得到总量300M的流量。

资料来源:北京晨报、新京报等


推荐阅读:

高考状元今年还会火吗?

世界环境日 十条规范让环保更接地气

科技部携手全国工商联 支持民企参与科技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