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调研“防范化解脱贫攻坚风险,着力提高扶贫综合效益”

发布时间: 2018-06-11 08:39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崔吕萍 | 责任编辑: 王静

此次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赴甘肃省定西市的调研,无论是看到的情况,还是其他小组汇总上来的情况,调研组在碰头会上说得最多的,就是脱贫的成绩令人振奋———地方上的干部群众精神面貌非常好,中央扶贫的重要政策在这里也得到了落实,贫困户脱贫的渠道都是通畅的。

不可否认,时至今日,甘肃省86个县区里依然75个有脱贫任务。最难啃的硬骨头,需要政府做好兜底工作。

在陇西一干就是18年,县委书记鲁泽对县上各种扶贫方式如数家珍。此时此刻,他认为脱贫最有力的抓手是提高最低保障。

陇西县宏伟乡山头渠村,国家级深度贫困村。一进村,崭新、有规划的异地搬迁安置房让调研组眼前一亮。

2014年,山头渠村全村建档立卡户有244户953人,贫困发生率44.32%。2017年,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4120元。今年,村里计划脱贫41户189人,把贫困发生率降到14%左右。

对于深度贫困人群,政府必须兜底。山头渠村的办法是完善公共服务。村里建起了幼儿园,贫困户家里的孩子实现了百分百入园率;在校贫困生的学杂费、书本费都免了,还免费提供给他们营养餐。不仅如此,村里还建起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互助老人幸福院,实现了五保户的集中供养。

实在不能就地脱贫的地方,就想办法把贫困户请出来,请下来。易地安置对公共设施建设也是个考验。

从陇西县的情况看,基础设施建设中,第一块短板就是路。到2017年底,全县还有1070公里的村组道路没有硬化。

第二块短板是水。人畜饮水虽然实现了全覆盖,但由于当时投资建设的标准不高,加上农户居住分散和地形复杂等原因,陇西县还有1617户群众存在供水不稳定的情况。

第三个短板是房。全县C级危房户还有1977户,而且大多是深山区里的贫困户,建筑成本较高,群众筹集资金困难。

也有同志提出,政策兜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是要调动起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

“如今村容村貌有了很大变化,农民收入提高迈出较大步伐,印象更深刻的,是农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原来的农民一问三不知,现在,他们对自己未来几年的发展都有挺多的考虑。‘我要干什么,投进去几年能还本’,都门儿清,如果中国农民都能在市场经济中学会游泳,中国的现代化一定能实现。”在定西市的调研座谈会上,调研组组长冯健身这样说。

工作做得不错,但也不能骄傲。“给我们看的都是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希望各村、乡镇、县区,能把最差的地方做到现在我们看到的水平,实现小康路上齐步向前走,谁也不掉队。”当调研组在定西市的走访进入尾声时,冯健身语重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