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尊严地面对死亡 政协委员吁社会更多认知安宁疗护

发布时间: 2018-03-11 21:42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张正朋 王静 | 责任编辑: 王静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主任委员杨宇飞(摄影/中国网 胡俊)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摄影/中国网 胡俊)

中国网北京3月11日讯(记者 王静 实习生 朱佳依)“安宁疗护工作做好了,国家实际上是省钱的……安宁疗护的目标是减少患者临终前的疼痛,消除对死亡的恐惧,让患者能够相对平静地和家人一起度过最后的时光。”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建言中国》栏目组邀请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主任委员杨宇飞,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作客中国网直播间,建议转变观念,正确认知老年人的临终救治。

 “中国人忌讳谈死亡,病人临终治疗存在几个误区”

议库·建言中国:先请两位嘉宾给我们介绍一下“安宁疗护”是什么意思?

杨宇飞:安宁疗护是指临终关怀或者是姑息治疗,这个词是1947年英国一个护士在护理一个晚期肿瘤病人的过程中发明的。直到1987年,咱们国家才开始引入。

刘维林:我觉得安宁疗护、临终关怀说的是同一件事情,是指人在生命最后的阶段给予他们关怀,特别是肿瘤患者。

议库·建言中国:现在很多人对“安宁疗护”不理解。

杨宇飞:中国人比较忌讳谈死亡,因为中国人接受的生死观教育非常不够,存在这么几个误区。一是儿女为了尽孝心拼命救治,二是不跟病人谈死亡,病人既不知道自己的临终时间,也不能从容面对,还会埋怨家人,埋怨医护人员。

议库·建言中国:让大家更多接受安宁疗护,我们还应该做哪些努力?

杨宇飞:我去过世界50多个国家,参观了很多大型医院,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有些国家的安宁疗护做的很好。当我在医院里看到这些接受临终的病人时,我意识不到他们是要“走”的人。这些国家,人们的理念不是延长病人的生命,而是尽可能让病人“走”得有尊严。每个病人知道自己的预期死亡时间,甚至在有些地区还有生前预立医嘱制度。

刘维林:主要是人们的认识和观念转变问题。人们对生病和死亡的认识差异很大,很多人忌讳谈死亡,特别是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患者家属明明知道不可挽救,但也要尽最大努力去救治。

减少“装样子”救治 增加可提供安宁疗护的医院

议库·建言中国:在呵护生命最后一程的过程当中,还应有哪些配套措施?

杨宇飞:安宁疗护是个专业,除了医生以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护理人员和志愿者。安宁疗护的目标是减少患者临终前的疼痛,消除对死亡的恐惧,让患者能够相对平静地和家人一起度过最后的时光。

在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不敢不接收这样的病人,但实际上治疗起来又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是“装样子”。这类病人特别不适合到高级医院去住,但是咱们现在又没有很多这样的医院来接纳需要安宁疗护的病人。

刘维林: 安宁疗护是综合性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医院、机构、家庭,医生、患者和子女,还涉及制度、法律、政策等多方面。

“安宁疗护工作做好了,国家是省钱的”

议库·建言中国:安宁疗护这么大的系统工程,从国家层面应该提供哪些政策支持?

刘维林:政府应该给予老年人,特别是肿瘤晚期患者一些特殊的关爱,制定一些特殊的政策。安宁疗护阶段的治疗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多是要一些康复、护理、精神关怀、精神慰问。政府应该出台配套政策,比如医保政策、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非医疗的费用支持,还包括要建一些临终关怀医院。

杨宇飞:这项工作做好了,国家是省钱的。实际上咱们国家急需做的是两件事,一是在政策层面推动建立生前预立医嘱制度。二是建立配套设施机构,让临终关怀的人群有专门的医院可去。我认为应该在社区设立这样临终关怀的医院。这样的特殊医院实际上不是以医生队伍为主,它是以护士、护工志愿者、心理康复师为主。家人跟病人在一起,不是以治疗为主,是以心灵的抚慰为主,我们也呼吁各大医院应该成立安宁疗护的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