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政协副主席陶凯元:完善机制提升高新区自主创新力

发布时间: 2014-02-20 21:20:23 | 来源: 中国网政协 | 作者: 冯昭 | 责任编辑: 冯昭

编者按: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陶凯元提交了《关于提升国家高新开发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案》,提案建议:完善高新区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优化高新区产业发展环境;加速高新区的土地资源整合;促使高新产业集群化发展;增强产业园区的创新能力;提升高新区孵化功能。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陶凯元

一、目前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

高新技术开发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重要引擎。至1991年,自2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国务院相继批准成立,据2011年统计,目前国家高新区已达88个,有企业57033家,营业总收入133425.1亿元,工业增加值27151.9亿元,工业总产值105679.6亿元,净利润8484.2亿元,出口创汇3180.6亿美元,平均营业总收入、平均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7%、18.3%,经济效益实现大幅提升,已经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投资热土,是我国推进科技产业化、高新技术孵化,带动和辐射区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的生力军。

二、当前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存在问题

我国高新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总的看来,仍存在发展水平不均衡、部分高新开发区创新能力薄弱、支撑发展能力有待大幅提高等问题。

1、高效运行的体制、机制还未形成

目前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给予高新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一级财政,仍有不少高新区所在市领导没有兼任高新区党政领导,以及科技部门领导没有兼任高新区领导班子成员,导致这些高新区办事不畅、发展不顺。

2、创新创业环境滞后

有些高新区地处边远地区,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加之高新区综合配套不完善,园区企业白领或研发人员的居住和生活要求无法得以满足,有些园区白天集聚了数十万人,晚上就变成“空城”。

投入不足,投融资渠道不畅。政府财力有限,地方性财政支持资金不足,银行贷款难。

3、土地资源问题突出

高新产业园区建设的土地制约问题明显,由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限制,征地难、农民维权意识增强及农民对土地征用的要价大幅提高导致高新区数量扩张受阻,很多优秀企业无法落地。但一些产业园区土地资源浪费惊人;一些引入的企业“圈地”,狮子大开口,就是奔着廉价的土地资源而来。而有些园区引入的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生产方式粗放。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