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郝亚泓:改革拆除发展壁垒 医药行业明天"会好"

发布时间: 2013-12-26 11:05:01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王金梅 | 责任编辑: 王金梅

中国网记者 张宁锐 王金梅

摘要: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消以药补医”、“鼓励社会办医”等改革方向,意在破解积累在医药体制改革中的诸多老问题。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会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郝亚泓涉水医药行业多年,对改革大政的社会、市场效应感同身受。

下文为中国网政协频道对郝亚泓的独家专访。

改革期待:拆除“壁垒”让医院回归治病救人本质

中国政协频道: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医药体制改革有一些明晰的提法,作为医疗服务领域的从业者、企业家,你对具体政策有哪些建议和期待?

改革拆除发展“壁垒” 医药行业明天“会好”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会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郝亚泓接受中国网·中国政协频道记者专访

郝亚泓:教育和医疗是近年来受社会关注比较高的领域,同时也是怨声较大的两大领域。作为普通百姓来说,生老病死是生活里的大事,因此对医疗领域改革,百姓的期望很高。每年的全国两会很多党派、委员都高度关注着两大问题。从医疗领域本身来讲,也确实情况复杂,改革难度很大。

在我国,医疗服务是一个长期以来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行业,民间资本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医疗投资,一直是很多民营企业家非常愿意却又很难涉足到的。以前的政策一直不是很明晰,对于外资进入医疗领域一直存在一些壁垒,也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内部保护的情况。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地提出“鼓励社会办医”的改革方向,作为医疗领域从业者,我们对这项改革充满了期待。

《决定》中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这些举措,我认为有助于让医院和医生真正回归到治病救人的本质。

目前,我国的公立医院占医院总数的90%,社会资本所办医院仅占10%不到。社会资本举办发展医疗机构普遍面临准入门槛高、经营压力大、发展空间小、技术人才缺乏、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困难和问题。公立医院由于产权和治理机制问题,绝大部分也在参与市场竞争、追求利润。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鼓励社会办医”的提法,是利用市场机制促使医疗资源分布向着更加合理公平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政策上的持续,也让我们医疗领域从业者感到充满希望。

整个市场的资金面上来讲,对于进入医疗健康领域也是非常有热情,我的很多同行看到这个改革方向,都“蠢蠢欲动”,在积极考虑怎么进入中国医疗市场。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