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十八届三中全会或触及国企经营主体改革

发布时间: 2013-11-09 08:56:55 | 来源: 北京晚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王金梅

城镇化要“老城区+新城区+新社区”,大城市实行“积分制”

问:中国的城镇化能否照沿袭西方城镇化模式?

答:三、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有关统计显示,当前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0%以上,超过很多人的预期,主要是因为这个统计把在城市居住了半年以上的农民工都算做了城市人口。如果按拥有城市户口的人数计算,中国的城镇化率只有30%多,与欧美发达国家80%左右的城镇化率相去甚远。按照发达国家这个比例计算,假定再过一二十年中国人口达到15亿,就需要有12亿人住在城镇。即在当前6亿多人口生活在城市的基础上还需增加5亿多人进城,届时城市恐将不堪重负,城市生活水平恐将大幅下降。因此中国不能照搬西方城镇化模式,一定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笔者认为因此,,中国的城镇化模式应该是“老城区+新城区+新社区”。其中新社区是中国城镇化的最大特色。老城区应进行改造,如改造棚户区、城中村等,变成商业区、文化区、服务区以及宜居区。在试验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新城区,应大力发展商业,吸引民众定居,不能到了夜晚就成空城。新社区建设作为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首先应建设新农村,这需要将村的建制改为社区自治,还需要到位的公共服务以及城乡社会保障趋向一体化,这又涉及到户籍制度。将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合二为一,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积分制”与“分区推进制”可双管齐下。大城市实行“积分制”(例如上海)。将教育背景、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等作为积分项,积分达到要求即可解决户口。在新社区(包括部分新城区),条件成熟时可实行“分区推进”,即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解决户口问题。

今天中关村咖啡店里,或许坐着的是二三十年后中国的创新人才

问:面对未来,中国真正增强竞争力的途径在哪里?

答: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

美国《华盛顿邮报》曾于2011年9月刊登一则长篇通讯,标题是“美国究竟应该害怕中国什么?”文章指出,美国应真正害怕的,不是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也不是中美不断缩小的GDP差距,而是中国不断涌现的创新人才。该报记者在北京中关村一家咖啡店调查后发现,该咖啡店几乎每天都坐满了来自名牌大学的博士、博士后,还有一些研究机构的年轻研究人员以及民营企业家。他们整天在那里谈创意、创新、创业等问题。这恰如30年前,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等都是美国大学城咖啡店的座上客。或许再过二三十年,中国大量的创新人才就会从这些人里出现。在我国当前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下,各市场主体应有敬业精神和创业精神。并通过产权激励等各种制度鼓励创新,这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方法,也是国家增强竞争力的途径。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