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为“线”城为“珠” 将大运河文化带建为美丽中国新标杆

分享到:          
2019-05-30 16:28:35 来源:中国网 作者:和海佳
 
 

中国网北京5月30日讯(记者 和海佳)贯穿南北5大水系,流经8个省市,作为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千百年来大运河滋养广袤土地,哺育流域百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如今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提出保护优化大运河岸线自然生态、建设大运河绿色生态廊道的战略任务,就加强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做出统一规划部署。

5月24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的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二十三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举行,12位委员、专家学者围绕“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建言资政。

全国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建议,应尽快研究出台大运河生态管控的具体办法和操作细则,让涉及大运河生态管控的地方政府、企业、个人等行为主体有遵循、有预期,“处理好生态控制与生态补偿的关系,支持各地加强统筹、因地制宜,将运河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结合起来,实现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

全国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中国网记者 和海佳 摄

妥善缓解运河排污压力  力促绿色发展新格局

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总长度约3200公里,其中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大运河生态环境是大运河价值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运河文化带存在的基础和条件。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运河沿线地区污染物排放、航运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凸显。

张震宇表示,大运河沿线8省市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突出、发展动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既要按照“三大攻坚战”要求,加快对高污染企业的转型升级或就地淘汰,推动城市污水、垃圾等处理设施建设,也应正确处理其中的治理难点,“很多工程企业顺河而建,一些百姓在河边世代居住务农,所以合理妥善地缓解运河纳污压力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最终实现运河两岸生态文明与生产发展、文化繁荣之间互相促进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以文化遗产、河道水系、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推动形成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新模式。

张震宇称,应分类实施、因地制宜地开展大运河文化带沿岸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落实好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和生态空间管控工作,“京杭大运河山东济宁以南的河段可通水通航,但济宁往北的河段比较缺水,目前靠南水北调过来补水,这就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生态保护策略。”

如若将中国的江河版图比作一个坐标系,长江是横坐标,京杭大运河则是最重要的纵坐标。

张震宇呼吁,应推动大运河生态保护对接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带、黄河生态带等重大区域战略功能布局,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推进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把大运河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标杆区。

“把长江、淮河、黄河与大运河串联起来呈现出‘大丰收’的‘丰’字,经济、生态、文化发展是彼此相互促进的,要努力开创共赢局面,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张震宇说。

多点联动凝聚合力  共筑高标准大运河文化带

建章立制,是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保障。此次《规划纲要》提出,要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构建一条主轴带动整体发展、五大片区重塑大运河实体、六大高地凸显文化引领、多点联动形成发展合力的空间格局框架,进一步强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顶层设计。

水是大运河的灵魂,岸是大运河的经络,城是大运河的明珠。张震宇认为,大运河文化保护应是一个整体,无论河道治理、生态保护,还是文保及沿河风光的修复,都不宜各自为战,必须统筹布局,全盘规划,保障跨流域、跨区域管理防控的顺畅衔接。

“《规划纲要》发布以后,充分调动了沿线党委政府和干部的积极性,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进一个新阶段。”对此张震宇表示,各地有关部门应在生态规划、城市发展、绿色出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推出相关政策措施,“要把大家的积极性合理利用好,加强顶层设计,一起形成合力,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同把大运河文化带建成一个高标准的文化带。”

张震宇进一步建议,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允许各地根据其地理环境条件,在生态总量控制好、环境保护好的基础上,有一些弹性安排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