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片
清明时节,我们祭怀什么?
    很多人奔波在回乡祭祖的路上,把一份份孝敬和怀念安放在自己祖先的坟头。但北京市政协委员廖理纯多年清明祭拜安阳殷墟的几句感悟提出了一个新命题:“兵马俑没什么好看,要看去安阳的殷墟,那里可以看到我们祖先的忘我勇敢和无私忠于!”
    廖理纯的核心意思是,清明扫墓,人们能虔诚祭奠个人的祖先确属好事,但中华民族不能忘记对民族“整体”先祖的祭怀,传承那个“整体”中古远的、深重的正能量。
佳节
    千里诉乡愁,清明又祭祖。从古至今,清明节的活动虽然形式各有不同,但其主题总离不开认祖归宗、怀念亲人,以及与大自然的亲和。文艺界的政协委员对清明节推崇备至,他们认为,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国宝”。
冯骥才: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国宝”
    传统节日是历经数百年、上千年,一个民族不断积累、约定俗成的生活的高潮,终极价值观的载体,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创造。比如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的国宝。为什么?因为它是我们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获得批准的节日之一。
李汉秋:清明四重奏 中华文化人伦情怀的表现
    清明节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听到“清明四重奏”———生命清明、家风清明、政治清明、生态清明,而其核心内涵和情感本体是缅怀先人和已故亲人,是中华文化人伦情怀的典型表现。它的价值取向是提升生命意义,文化功能是凝聚族群、和谐天人。
舒乙:放假是为了追思
    各地要大力组织与清明节内容有关系的文化纪念活动,哪怕是怀着一种慎终追远的情怀去踏青扫墓,或者植树都可以,这是清明节应有之义。有些年轻人把清明节只看作一个单纯的假日,做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就与清明节放假的初衷背道而驰了。放假是为了追思,为了理解和传承清明文化,这个节假日不能和其他节假日画等号。
标题图片
殡葬
    《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4~2015)》日前发布,“死不起”的问题依然困扰着中国人。如何活的对,死得起,政协委员也在关注着中国人的殡葬现状。
刘新文:提案关注“死不起”
    全国政协委员刘新文在2012年的《关于大力推行绿色环保殡葬》提案中写到:有关“殡葬业成为暴利行业”、“死不起”的话题引起了社会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封建迷信和铺张浪费的殡葬习俗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实行殡葬业管办分离,切断利益链条、回归服务本位迫在眉睫。
金宁:打造逝者的经济适用房
    不管别人怎么看,金宁始终坚持自己的观念,即树葬是最好的丧葬方式,虽然推行树葬会让她遭受经济损失。金宁还给树葬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逝者的经济适用房。金宁对此的解释是,青海缺树,逝者的骨灰埋在树下是一种养料,并且可以让人的生命得以延续,一举两得。
林建平:加强殡葬收费管理 为民减负
    政协委员林建平建议政府早日出台殡葬管理条例。依法管理和规范殡仪服务市场,切实落实殡葬服务收费标准,不要大街小巷到处都卖寿衣、花圈、纸货,要保证低价位骨灰盒和墓地供货渠道。同时确立殡仪馆非盈利性机构的公益特性。
标题图片
踏青
    梨花风气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南宋诗人吴惟信在这首《苏堤清明即事》中描绘了清明时节郊游踏春的乐趣。2008年,清明节开始放假,现代的中国人也开始体验清明小长假的乐趣。
蔡继明:曾提议取消黄金周,增加清明节假日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教授蔡继明是假日改革的积极倡导者,曾在十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取消黄金周的提案,最终该意见被采纳,取消五一黄金周,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假日。
郑建军:莺飞草长三月天 踏青祭祖放鹞子
    踏青历来是宁波民间清明习俗之一。踏青,宁波古代叫“探春”、“寻春”等,现在叫“春游”。清明时节,垂杨新绿、桃红争艳、绿草如茵,宁波人在清明前后历来都有扫墓、祭祖、放风筝、踏青等习俗。
刘焕安:公墓周边设临时停车场解决停车难
    清明时分,公墓前的车辆排成长龙,如何解决那里的停车难题?在刘焕安的提案中,给出的办法是合理增添一些临时停车场,缓解公墓的停车难问题。“临时停车场成本相对较低,在偏僻的公墓选址也方便。”刘焕安建议,可以先从一些人流量大的公墓进行试点。
标题图片

美食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所以中国的节日怎能不与美食挂钩?清明节历来就是品位独特美食,传承“寒食”传统,缅怀先辈的节日。在古时祭祀完之后,家人和应邀前来的亲戚共享酒食,称之为“吃清明”。
古代清明节是“美食节” 吃青团食俗有两千多年
    吃青团的食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现在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渐渐淡化,而作为美食仍然很受欢迎。
清明节各地特色美食大盘点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在每个节日都会有各种特色美食的衬托,即将到来的清明节也不例外。清明节,各地的美食并不相同,其中尤以青团子、润饼、清明螺为典型代表。
微信热传清明的甘蔗比毒蛇还毒 专家辟谣
    “清明蔗毒过蛇”这句民谚很多网友都误读了,这句话不是说清明节的甘蔗不能吃,而是由于清明前后,气温升高,一些甘蔗更容易发生霉变。霉变甘蔗中毒起病急,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仅10分钟,最长可达数小时。清明节的甘蔗,只要是新鲜的、没有变质的都可以正常食用,颜色不对的就不要吃了。
标题图片
读史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春秋已有之,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其传统因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古代清明节怎么放假:唐代曾是“黄金周”
    李亨(唐肃宗)当皇帝时,或许觉得小长假不够长吧,又增加了寒食清明节的假期天数,将唐玄宗于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定下的千秋节放假3天的规定,减为放假1天,而将寒食清明假期由4天增加到7天——在中国节假日史上,清明节首次成为了真正意义的“黄金周”。
民国清明节:雨花台踏青扫墓,一家限折一枝柳
    老南京有踏青折柳枝习俗,当时雨花台为造林区域,在山下一带踏青者太多,将柳树枝叶几乎折光,第二天市政府便出台了一个公告,规定今后扫墓,一家人只能折一枝柳。这个规定一直沿袭到1948年。
共和国前夜曾定清明为烈士节 学者吁河北率先恢复
    为纪念各地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华北人民政府向各省政府、行政公署及直辖市政府发出通令,通知各地于清明节(即四月五日)举行烈士纪念会,进行扫墓,并在烈士碑上加刻烈士姓名,在烈士陵园中增植树木。设立“烈士节”的通令是华北人民政府在石家庄平山时期组织起草、酝酿制订的一项行政法规。
标题图片
中国政协频道 新闻热线/商务合作:010-88824983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2609589921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