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慈善,并不只是扶危济贫。远隔万水千山,5000万华人华侨生活在另一方土地。登高远望,望不见祖籍故国;提笔写字,华文中自有一个中华。民族语言,是基因中不曾枯竭的潜流。中华文化,是跨越重洋的牵挂。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虽非家喻户晓,却承担着一份关乎民族未来的责任。中国网•中国政协频道邀您一起走近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走近华文教育…
独家报道
标题图片
标题图片

这是文化传承,也是骨肉亲情。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承载了这样一种民族体温。时光回溯到2004年的全国两会,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提议,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的部署,这个基金会诞生了。

几千万海外侨胞是中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

近些年,各种各样的基金会层出不穷,成立于2004的华文教育基金会还很年轻。募捐收入从500万元发展到7500万元,她不是公益界的巨无霸,但却让人看到了踏实的成长足迹。跟我们聊起基金会的历史,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卢海斌眉宇间流露出一种自信和一份责任感。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人给沉寂落后的经济启开了一条缝,世界对中国经济的认知还处在空白、质疑甚至担忧中。我们要吸引外资,第一批外资,主要是侨资。一批侨商最早进入大陆,在广东福建一带发展起制造业。国际社会正是从侨商的探索中看到了机遇,才有后来的世界500强入驻中国。

正因为此,邓小平曾断言:“几千万海外爱国同胞是中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中国民族性的“寻根”意识,把华侨华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牵引着中国经济驶出泥淖,与各国齐头并进,百舸争流。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惊艳转型,华侨华人的贡献不可替代。

在国家发展的特殊时期,华侨华人在国际社会中都扮演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建国之初,国际局势动荡,新中国面临的环境十分险恶,华侨华人是当时世界友好力量的骨干。比如在东南亚,很多华侨华人已是当地上层人士,正是他们的积极沟通和推动,新中国得以与近邻建交。 80年代末,中国也曾遭遇西方一些国家的质疑甚至敌视,又是海外爱国侨胞挺身而出,把撤出中国市场的资金再引回来,帮助国家从经济上走出低谷。

进入新世纪,软实力在国际社会交往中愈加重要,文化走出去成为中国的战略,逐渐富强起来的祖国,也一定不能忘记海外侨胞骨肉亲情。2004年3月7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全国政协致公党和侨联的联组讨论时指出:“无论是从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角度考虑,还是从对我们骨肉同胞的亲情考虑,支持海外华人社会开展华文教育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翌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主持召开了相关会议,确定成立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

在中国的历史上,由国家主席特别提议成立的基金会,尚不多见。

华文教育困难重重 千里之行刚刚启程

目前,海外华侨华人共约5000万人,其中学龄期的孩子少说也有1000万,无论从现实生活的角度,还是民族根脉的感情,他们都需要华文教育。

卢海斌介绍,要办好教育,就要有学校、教材、老师…面对100多个有华侨华人定居的国家,想一下子就使这些全部到位还是痴人说梦。当前工作的重点还在东南亚,东南亚的华文教育历史悠久,华人较多,困难也最多。好多学校根本没有教材,没有职业的老师,学生也不是专门的学生,大多只是晚上学习一两个小时。

教材就是第一道坎,虽然有统一的教材《中文》《汉语》,但是只靠两套书,不能打遍天下。国内政府在编写各国适用的华文教材,但这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一时半会儿可能还看不到成果。

编书需要时间,培养老师就更需要投入。像在印尼,华文教育中断了30年,缺乏承上启下的师资队伍。一些东南亚华文老师的生活状况堪忧。在东南亚有些国家,因为经济上太困难,有的从事华文教育的老师一直单身。

通过网络,用远程的方式来培养老师也是一个新的思路,但是这种方式投入不小,很多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

现在,华文教育慢慢地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海外华文教育联席会议年年举办,汇聚各方的力量来办好华文教育。

政协的力量在推动华文教育中不可小觑,政协组织中吸纳了众多优秀的海外侨胞,其中包括很多民营企业家。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也是中国华文基金会的理事单位,在协助基金会募集资金、提升管理水平以及扩大对外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独特作用。为实现更大的发展,华文教育基金会殷切期望政协继续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简约而不简单的募捐与管理

“基金会的日常工作简单概括无外乎就是‘找钱’‘花钱’,中间做好管理。”这项工作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着实是充满挑战。筹集资金就是一个大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大家对华文教育的理解不够。现在支持慈善事业的人越来越多,就像说到扶贫,大家都愿意解囊相助,扶危济困,这本身也是中国传统观念的一部分。然而华侨华人在国人的观念中都是“阔人”,出钱帮助他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实际上,海外华文教育是很不容易的。相比于国内建希望小学有政府的支持,国外只能靠民间自筹经费。再加上一些国家政策上设置了很多障碍,华文教育在很多国家举步维艰。

当然,不能因为想做大事,就降低了对流程监管的要求。近几年,一些社会事件让公益组织的形象很受损,华文教育基金会的受众面在海外不在国内,成果没办法直接展现给国人,更要让捐助人清清楚楚地看到每一笔善款的流向和它注入公益事业时激起的水花,这需要智慧,也需要认真和耐心。

把资金投到项目承办单位来搞活动,就一定要做好对项目的监管。记者翻开华文教育基金会项目计划的册子,一页页详细记录着每年计划要进行的所有活动。对应负责人的名字,捐助者的名字,相关人员的电话号码…每一个细节都清清楚楚。

请进来走出去 传承文化“在路上”

十年来,基金会先后形成了华文师资培养工程、华文教师暖心工程、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传承工程、传统节庆文化活动拓展工程、华文教辅材料开发工程、华文教育现状调研工程等系列华文教育项目。

“假如我没有去江西的话,我一定会后悔一辈子。”印尼的蒋世丰在结束江西之旅后写下了这样的心里话。

“我只能说,这是一种美妙的体验。我感觉到了书写中国汉字的艺术史如此博大精深。”新西兰的陈亦涵被毛笔字征服了。

“我们热爱汉语,我热爱中国。”来自蒙古的学生由衷地感慨。

“最不希望两国有矛盾。”来自菲律宾的孩子,心里揣着两个国家间的邦交。

孩子们的感谢信厚厚地复印了一大本,有的真诚深挚,有的纯真可爱;有的字体清秀端正,有的歪歪扭扭,还欠熟练。华文教育基金会通过夏令营、短期学习班、奖学金等形式,给他们学习华文提供各种帮助。

引进来,华裔青少年走进广东,在四川,在河南,在北京…他们了解了书法、剪纸、脸谱、二胡……;走出去,交流团的足迹到过匈牙利、葡萄牙、加拿大、南非、泰国……有的孩子走进中国的时候,对中国了解十分有限,但是等到活动结束要离开的时候,却对这片土地依依不舍。

基金会每年都会举办“海外红烛故乡行”活动,邀请教龄25年以上的老教师们回祖籍国参观、学习。请老教师们游览名胜古迹,体验中华文化;还接受医疗专家给他们的精心体检。一位缅甸老教师参加“海外红烛故乡行”活动后,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他们对海外教师那种热心、爱心、诚心,让我情不自禁滴下了六十七岁的泪花……祖籍国啊!您没有忘记我们……执教三十余年,值了!晚年能找回自己生存的价值,这是红烛故乡行给予我的,是祖国亲人给我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祖籍国人民的关心,让这些久别故乡的游子们感慨万千,潸然泪下。

“弘扬中华文化,发展华文教育事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这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历经沧桑。我们的文字没有中断;饱受磨难,我们的文化不曾磨灭。这份”家产”,应该让所有中华儿女共享。不管他们翻山越岭,跨过重洋飘到了哪里,根始终在这里。 (中国网实习记者 孙爽)

 

政协声音
 
实情呈现

华裔新生代汉语学习堪忧

华裔新生代汉语学习堪忧
匈牙利的华人第二、第三代不会汉语。意大利有30多万华人。接受华文教育的不到20%。
    “黄皮白心”、“夹缝中的人”、“中文盲”、“边缘化”此类字眼频繁见诸于报端。很多华裔根本不情愿学中文,之所以硬着头皮去学,是因为父母的‘威逼利诱’。 要想华裔青少年主动学中文,可让其多来中国参加活动,或作为交换生入住中国家庭,不仅使其了解祖(籍)国的发展,也能让他们意识到学中文的重要性。9月1日至6日,参加2013年“行走中国——世界主要华文媒体海南行”的16位海外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谈及华裔新生代中文学习现象时,感触颇多。

华人双语人才受青睐

华人双语人才受青睐
随着中国的崛起,很多华人愿意被派回国内工作。因此,雇佣华人这一“性价比”高的选择,自然成为跨国企业的首选。
    海外华人子女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拥有中国人的面孔,更要有中国人的头脑,懂得中国人的文化和思维。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国加强了同中国的学术交流与经济贸易合作,并在各个领域开始重视跨文化双语背景的人才。多数海外华人在中外贸易中发挥“桥梁”作用, 为了商谈能够顺利进行,他们发挥自身优势付出努力进行调解,对于促成双方贸易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华二代”也有中文烦恼 学中文难过英语

“华二代”学中文喊难
很多小孩子都是父母逼着学中文,“不情愿”全写在脸上。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得绞尽脑汁,甚至吹拉弹唱一齐上阵。
    专家指出,要传承传统文化,父母的灌输说教其实不如言传身教。比如,逢年过节,在家里贴对联、烧香、放烟花,都会是孩子儿时记忆的宝藏。有些新移民的父母一味地向子女说教,干巴巴的命令讲了一遍又一遍,不如带孩子看一次花灯,写一次对联。把孩子带入一个华人文化圈,或许才是传承文化传统的好方法。文化不是死的,应把灌输式教育变启发式教育,学习中文也是一样。

外派教师遇“短路”

外派教师遇“短路”
华文教育存在资金、师资、教材三大瓶颈,发展道路仍然任重道选。
    近年来,随着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各国学习华文的人数和华校数量逐渐增加,导致外派教师存在队伍不健全、外派时间过长等问题。不少侨务领导纷纷感叹:“华文教育尚未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导致许多侨二代、侨三代汉语基础不好,进步效果甚微。”加上华文教育存在资金、师资、教材三大瓶颈,发展道路仍然任重道选。他们建议,海外华文教育事业要加强“本土化”、多样化教材体系建设,扩大外派教师规模,推动海外华文教育新发展。
中国政协频道 新闻热线/商务合作:010-88824926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2609589921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