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14日下午正式开幕,上午市政协委员们陆续报到。今年的会议将更加开放、透明,大会发言将首次由千龙网进行网络直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将首次到委员小组讨论现场听取委员发言。
市政协新闻发言人宗朋介绍,为了让更多的委员拥有在大会上发言的机会,除了党派、团体的发言,今年增加了政协委员个人发言的人数。发言时间也比去年缩短,不必要的程序都免去,政协委员上来直接说“干货”,每人发言不超过7分钟。
上午的委员报到现场,既没有大型的欢迎横幅,也没有摆放鲜花和绿植,但现场气氛非常热烈,不少委员在大厅就被记者包围,委员们纷纷介绍自己带来的提案和关注的话题,新机场、城市病、公共交通、南水北调、地铁票价……都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会场,每个会议室进门处都设置了专门的“书记台”,并在桌角放着一个文具筒和一沓会议用纸,会议期间将不再为每位委员单独发放纸笔,而是“按需供应”,有需要的委员可以到书记台领取。
除此之外,本次会议的文件简报在原有基础上只减不增,并尽量减少纸质文件的使用,给委员的会议通知也多用短信的形式发送,会议文件则多用网络信件的方式传送。
另据了解,为了将发挥界别作用与专委会的基础作用有机结合,2013年,市政协首次将全体委员纳入到各专委会中,并依托专委会成立界别工作小组,加强专委会履职联动。专委会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载体,目前市政协32个界别分别与9个专委会进行对接。由界别组成是政协的显著特色,2013年市政协建立了界别召集人制度,32个界别全部有了自己的召集人,每个召集人都是在本界别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热心政协工作、参政议政能力强的委员。
带着建议上两会
朱良委员
建议北京实行
机动车电子识别卡
本报讯(记者龙露)针对机动车限购和尾号限行政策,市政协委员朱良表示,尾号限行是种粗放式的管理,并不能精确控制出行量,建议采取技术手段来跟进,实行机动车电子识别卡。
朱良表示,实行机动车电子识别卡,或者说电子标签,也就是给每辆机动车安装识别装置,然后在路网上设置检测装置,从而形成一个管理网,机动车出行的轨迹在管理部门的数据库里全部能跟踪到。据此,政府的管理就可以达到精细化。比如,可以精确地按机动车出行的高峰时段,拥堵路段,或者通俗地说按添堵量来计算。有了这种电子车牌,可以在重污染天,给每一辆车规定一个比较少的出行里程。这既满足了每辆车的刚性需求,也满足了总量控制。
朱良委员说,这一方法在重庆已经实施,其他一些城市也有局部应用。
朱良说,市民对政府监测到车辆的轨迹有强烈的反感,认为隐私权受到伤害;另外,车牌涉及全国,到底是在北京市推行,还是在全国推行,政府部门之间还在讨论。所以,这一方式今年推行还有难度。J029
黄怒波委员
在郊区实行
农民就业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王金跃)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告诉记者,早在两三年前,他的企业就花费1000多万元尝试在各大城市的郊区对一些失业的农民进行再就业培训,“我们针对这些人的具体环境和特点,打造出一种真正适合他们的就业产业模式。”
他举例说,可以按照这些人的长处和农村的特点,培训他们开发小成本宾馆和一些旅游产品的开发,提高他们再就业的能力,可以尝试让农民把自己的宅院改造成文化会馆和老年养生的会所,也就是娱乐的场所。
这些尝试可能开始并不为农民们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们越来越能体会到这种创业的好处,“虽然没有大规模推广,但是示范作用巨大,让他们真真切切看到了前途,就会受到农民的欢迎。”
黄怒波说,北京的郊区具有更大的优势,因为北京城市的人口基数大,农民们更加能够找到赚钱的机会。“希望我的提案能引起大家的重视。”J166
郑实委员
中心城前往新机场 1个小时能抵达
本报讯(记者孙颖)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郑实关注第二机场区域轨道交通规划的问题。郑实表示,大型枢纽机场是支撑和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大型枢纽机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机场与区域轨道交通网络的衔接使枢纽机场的辐射面拓展至250公里或者1.5小时的交通圈,将使机场吸引更大范围的客流和货流,促进机场的发展。
大型枢纽机场的区域轨道交通服务日显重要,近几年国内许多城市的枢纽机场已经规划和建设了区域轨道交通系统作为机场辐射周边的有效手段。郑实建议,应以北京第二机场建设为中心,构筑服务整个首都圈的轨道交通体系,联通天津、廊坊、保定及周边各地级市下属重点县级市的轨道交通体系,实现周边250公里范围内1.5小时的直通半径圈,根据各轨道交通方式的特点,综合引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城市地铁以及服务周边新航城地区的有轨电车,实现最广泛的“空铁联运”。
第二机场轨道交通建设必须融入北京轨道交通整体规划,建议新机场线采取较高的轨交体系,即市郊铁路模式,在草桥站分线,一条线正向直穿主城至北部地区,与十号线北段任一站衔接,中间与骨干地铁线路或干线公路公共交通实现换乘;另一条线进入北京南站与既有国铁线网实现跨线运行,融入市郊铁路网,满足跨线运行技术需求;途中与规划S6线实现跨线设计,满足与首都机场的直接互通,保证顺义、通州两区旅客前往新机场的交通需求。要实现新机场轨道交通进入中心城区通过换乘或跨线运行的方式融入既有线网,保证中心城区任意一点旅客前往新机场的总用时控制在1个小时左右。
连玉明委员
依托新机场建设国家航空救援基地
本报讯(记者龙露)市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认为,航空应急救援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公共服务水平、文明程度、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北京应依托新机场建设国家航空救援基地。
连玉明表示,随着北京新机场建设的推进,有充足的空间和足够的技术条件来建设国家航空救援基地。国家航空救援基地承担首都公共服务功能和国家航空救援体系建设全局性的功能。他建议:在北京新机场和临空经济区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航空救援产业的发展,将国家航空救援基地等相关项目布局纳入新机场和临空经济区建设的规划之中。开展调查研究,充分论证依托北京新机场建设国家航空救援基地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对基地的选址进行深入调研,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批准,争取与新机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吴泰然委员
南水回注地下
建立“地下水库”
本报讯(记者李嘉瑞)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吴泰然教授,今年着重关注南水北调的问题。他在提案中提出,以北京目前的污水处理能力,尚不足以处理南水北调一期进入北京的大约10亿立方米水资源。应该用这些水来回注地下,恢复过度开采的地下水。此外,还可以建设地下水库,以利以后使用。
吴泰然表示,目前北京市正常用水每年是23亿立方米,而污水处理量大约是12亿立方米。如果10亿立方米的水投入使用,那么可能会面临污水处理方面的问题。因此,目前不应当急着全部用上这些南水北调的水资源,而应该根据本市的污水处理能力逐步加大使用。部分南水北调先进来的水,可以回注到地下,恢复一下原来的生态。并且作为缓冲,以利以后使用。吴泰然认为,北京市已经缺水多年,地下水已经过量开采。例如,占大约20%供水量的平谷区,因为过度开采,地下水位下降,已经面临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对于解决方案,吴泰然认为,可以考虑建设“地下水库”。他表示,可以寻找合适的区域,在地下有隔水层,并且用水坝拦住。这样的话,地下水库里面的水资源,就不会像地表水那样容易蒸发掉。水务部门可能考虑在密云、怀柔等地建设,但这些地方距离城区较远,在路程上浪费的水资源会比较多,因此应该在海淀的山后地区,建设地下水库。在容量上,应该大致和密云水库差不多,大致是十多亿立方米的规模。对于水价方面,因为路途中要确保水资源不被污染,水价也会相应提高。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水务局党组书记聂玉藻表示,目前根据工程进展,可以确定在今年汛期过后南水就可以进京,并在部分地区试通水。待水量供给达到一定程度后,会考虑对地下水源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