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3:加强民主监督 持续改善民生

发布时间: 2014-01-13 20:06:15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王静

1月22日下午,1、7、8、21组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就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

政协民主监督有自身特色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沈宝昌:政协的突出特点是“委员为主体,业余做奉献”。政协不是一个专门的监督部门,在民主监督方面,主要是寓监督于协商之中。

张志宽:关于政协民主监督职能较为薄弱的问题,我认为政协的监督不单是监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也要包括政治。民主协商是个政治问题,中共十八大提出“协商民主”的问题,这与“民主协商”不仅是一个语序的调整,更是体系的变化,要深入研究,不断健全监督保障体制。

保护和改善环境是政府与企业的共同责任

刘畅: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必须有好的形象,而前一段的“雾霾天”让孩子们发出了“什么时候我们能上体育课”的疑问。因此要关注首都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建议委员不买不放烟花爆竹,政府在节日期间集中燃放烟花爆竹,降低污染。

殷捷:保护和改善环境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工作,同时也需要每一个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感,自觉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北京某驾校去年将教练车改为清洁能源车,一年节省能源开支2000万元,不仅为企业带来利润,也保护了环境。希望每一个企业都积极参与进来,共同改善首都生态环境。

坚持科学发展做到合理分配

赵文芝:控制人口规模,解决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最根本的还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现代服务业,而不是单纯的以证管人、以房管人。对于住房、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要实现均等化,普惠化;对于非基本公共服务,要分层次,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细分。

张敬东: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该打破平均思维,不能以资格、级别为标准划分收入分配。政府领导的工资要以其所在部门为北京发展所做贡献的大小有所区分,企业工资要以纳税额大小划分,公务员工资也应提升、调整。

注重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王翔: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注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卫生组织建设和社区群众组织建设,丰富社区文化生活,这比GDP的增长带来的幸福感还要令居民感受深刻。应当让市民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重视城市建设的成果与居民共享。

钱小军、李量、张锦、郭洪美:近年来,职工群众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但精神生活质量跟不上物质生活的提高速度,很多人感觉幸福感、职业归属感不够强。建议针对一线职工群众开展社会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吸引职工群众加入工会、妇联以及各种文化协会等群团组织,为大家提供各种优质的精神文化公益服务,引导他们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公益活动,更好地缓解压力,丰富精神生活。

加强老旧楼升级改造加大廉租房供给

宋春来、刘永发、张锦、张巍、许肖列、张军伟:全市存在着不少年久失修、管线老化的居民住宅楼,不仅达不到节能环保要求,而且供暖、供气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居民正常生活需求,有的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希望政府有关部门给予更多关注,尽快升级改造。

宋春来、刘永发、张锦、许肖列、何宝宏、殷捷:目前北京的普通商品房市场租赁价格,对于大多数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而且北京的廉租房供需矛盾仍很突出,申请条件也限制较多。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强社会调研,对廉租房申请政策进行调整完善,加大廉租房供给,尽快缓解这一矛盾。

轨道交通建设应向郊区倾斜

张冰:建议加速地铁S1线的建设进程,讲两点理由:一是可以方便市民去门头沟区旅游度假;二是S1线西端终点在门头沟区石门营,而该地区是棚户区改造房集中建设区域,老百姓逐步上楼了,但此处的交通出行十分不便,所以特别期待能加快S1线的建设进程。

王红兵、杜雨田:要进一步提升山区经济发展,交通设施建设很关键。希望轨道交通建设向郊区倾斜,争取在下一个五年实现轨道交通通达全市各个区县。

建议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

徐鸿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比如加快钟鼓楼、地安门、前门等文保区修缮改造,推进中轴线的申遗等工作,对于东城区的发展非常重要。在实际操作中,仅靠东城、西城区去协调有关功能建设的工作难度很大。建议由市里牵头,统一政策,加强领导,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

希望将更多常见慢性病纳入医保大病保障范围

李桂珍:近年来本市的医保政策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实惠。但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职工常年患有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医药费开支很高,但又不在大病医保报销范围之内,很多家庭因此致困、致贫。希望政府能够扩大大病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将更多常见的慢性疾病纳入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大会秘书处 信息来源:北京市政协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