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政协委员许火龙:搭乘两岸融合“政策东风” 强化泉台农业产业联动
中国网讯 202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出台,为福建乃至泉州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作为泉州市政协委员,许火龙一直高度关注两岸融合,尤其在农业产业领域,他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泉州与台湾隔海相望,在农业产业方面,两地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合作潜力。”许火龙开门见山地指出,近年来,泉州持续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对台相关部署,加大力度推进泉台农业融合。出台的《关于促进泉台农业与融合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从加快产业融合、深化科技合作、加大园区建设等 10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扶持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以项目建设为例,2023 年以来新建省级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基地5个,引进台湾茶叶、紫玉淮山及红心蜜李等新品种;安排 85万新建 9个市级泉台农业融合基地,引进台湾长果桑椹、高山芝麻、青脆李等品种。
然而,许火龙也清醒地认识到,泉台农业合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合作深度不够,主要集中在农产品贸易、农业技术引进等方面,在农业产业融合、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等深层次领域的合作还比较有限。二是交流渠道不畅,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和机制,导致两地农业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不顺畅,合作机会难以充分挖掘。三是人才短缺,缺乏熟悉泉台两地农业产业情况的专业人才,制约了合作的深入开展。”
为解决这些问题,许火龙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是深化产业合作,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打造特色泉台农业交易平台等举措。在产业融合方面,鼓励泉州与台湾的农业企业在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农村电商、农文体旅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打造全产业链的农业产业合作模式,如共同开发凤梨、芭乐、火龙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农村电商平台、观光工厂农旅深度融合项目等。在农业科技合作方面,依托泉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打造泉台农业新质生产力科创中心,促进两地农业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之间合作,着重开展果蔬、茶叶和海洋生物产业的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引进推广,着力于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和运用。在打造特色泉台农业交易平台方面,由泉州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泉州市乡村振兴集团主导,联合台湾有关农业商协会,共同打造泉台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 APP(如泉台农优品),出台扶持政策,积极引导涉农台商台企入驻,依托 APP 广泛开展泉台农业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泉州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其次是拓宽交流渠道。通过举办泉台农业产业合作论坛、农业技术交流会等活动,为两地农业企业、科研机构搭建交流平台。另外,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泉台农业产业信息传播平台,及时发布两地农业政策、市场动态、科技成果、典型案例等信息,促进信息互通共享。
再次是加大政策支持。出台促进泉台农业产业联动的专项政策,在土地流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两地农业企业开展合作。同时,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为台资农业企业在泉州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最后,许火龙强调,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组织开展泉台农业产业合作培训,培养一批熟悉两地农业产业情况、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与此同时,注重高端人才的引进,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台湾农业优势领域如果蔬种植、海洋生物医药、观光旅游等高端人才来泉州创业就业,为泉台农业产业联动提供人才支撑。
“搭乘从国家到地方的两岸融合的‘政策东风’,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进一步强化泉台农业产业联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两岸融合发展贡献泉州力量。”许火龙满怀信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