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兴钢:通过中轴线申遗更好促进北京城市更新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其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成熟阶段的杰出典范,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北京老城的整体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兴钢表示。
谈及北京中轴线,作为“双奥设计师”的李兴钢尤为兴奋。
“作为双奥之城的北京,中轴线也镌刻了经典的奥林匹克印记。双奥主场馆——国家体育场‘鸟巢’就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延伸线上,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燃放焰火《历史足迹》,29个巨大的焰火脚印,就是沿着北京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故宫、鼓楼一步步走向的奥运会主会场。”李兴钢说道。
而这条纵贯南北、联接古今的北京中轴线,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壮美秩序”?采访中,李兴钢在往事的讲述中阐释了自己的理解。
1990年夏天,还是大学本科三年级建筑系学生、在建筑设计院实习的李兴钢,从景山脚下一路向上爬,中间经过半山腰的两个休息亭,穿过茂密植物的掩映,身侧下方远处金黄的屋顶一点点逐渐显露,直到站在山顶万春亭南望的那一刻,紫禁城以及整个北京城的奇伟景象扑面而来。
“那一刻,我无法自抑地热泪盈眶……”李兴钢说,那一片金灿灿、层层叠叠、仿佛在无限延展、有无穷景深的屋顶,和屋顶之间无数墙体、庭院树木,以及远处隐现的现代城市轮廓背景共同构成的恢宏空间,如此让人感动,直达内心,无需任何解说。
从那一刻开始,李兴钢意识到中国传统城市与建筑营造体系的伟大与独特性,基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和哲学,产生强大的精神性力量,触动人心。
“我深信这一体系蕴含着持久的生命力,背后一定蛰伏着高妙的‘设计’或者‘意匠’,是一种不随时间而消逝、有长久价值的‘传统’,其中的奥秘所在值得探寻。”李兴钢坦言,这就是自己对中国的城市、建筑乃至园林、聚落等产生探究兴趣的开始,寻找其现象背后的原理,并试图通过某种当代的转化和进化,呈现于当下的建筑思考和实践。
北京中轴线申遗核心区总面积468.86公顷,涵盖60%的北京老城面积。在李兴钢看来,北京中轴线并不是一条“线”,而更是一座城,申遗能够使得已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保护利用,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从城市结构的角度审视北京,从整个老城、皇城,到王府、四合院,有着共同的营造逻辑和类似的结构特征:高度秩序化且可延伸、加密的分形结构和基于“礼乐相成”文化特征的理想空间组合。
一座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是其生命脉络中不可或缺的章节,更是时间洪流中璀璨的明珠,照亮了过往与未来的交汇点。
“北京中轴线的申遗过程,也同时是保护过程,二者同步进行。” 李兴钢介绍。期间,实施《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健全央地协同、多部门协调的管理体制,实施《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正阳门、太庙、鼓楼等一批重要文物建筑修缮,取得正阳桥、南中轴路遗址等一批城市考古新发现,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带动了北京老城整体保护。
同时,《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支持引导机制(试行)》的通过和施行,建立了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监督员制度,鼓励了公众对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开放、管理情况进行监督与反馈,让北京中轴线真正“活起来”,使得遗产保护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这也开启了我国未来相似类型遗产保护的新篇章。
申遗成功,只是迎来了一个更高水平的起点。
“北京旧城仍面临与城市-居所-居民相关系列问题。一是北京旧城的人口结构的处理问题,它需要既有疏散又保留一定数量的人口密度;二是旧城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提高的问题;三是风貌的保持和传承问题。”李兴钢坦言。
在李兴钢看来,存量建成环境遗产离不开城市的历史环境,是其自然生长的结果,作为遗物价值的存量建成环境遗产很宝贵,城市也因为存量遗产有了连贯而丰厚的生命记忆,而人和城市遗产是共同生活和成长的。比起遗物价值,优秀城市更新实践所体现的基因价值,也值得我们珍视、保护。
“精心保护、活化,把它们利用于我们的现代生活,甚至延伸到未来的新生活中,这样才能形成一种真正有生命力的城市更新和进化。”李兴钢进一步指出。
北京中轴线的延长线遥遥指向早在201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元上都遗址的方位。李兴钢主持设计的元上都遗址博物馆,便在元上都遗址保护区域附近。
“元上都世界遗产与北京中轴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都城规划理念。”李兴钢表示,元上都遗址与北京中轴线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展示了中国悠久连续的文明历史,展现了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历程,彰显了文化呈现出的丰富层次性和多元一体化的特征。
在李兴钢看来,北京中轴线自元代以来的发展历程,展现了时间维度上的传承与创新,在首都北京未来的城市规划里南中轴将延伸至永定河水系,北中轴则直达燕山山脉,连通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
“随着时代发展,北京中轴线将迸发出无穷的生命力。”李兴钢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应充分体现传承优先的理念,推动管理和规划体系的切实落地与升级,提升中轴线基因价值引领的旧城更新质量与水平。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宣传和体验方式让更多人领略北京中轴线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