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引发热议
“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推动全省经济更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在四川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大会上的讲话,引起了广大省政协委员的热议。
经过半天的广泛讨论,在1月22日召开的四川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多名省政协委员站上发言台,端出了一道道“硬菜”。
“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领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缺乏、产业链不完善、产学研合作程度不够……”省政协委员徐科对四川在引领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还存在的多个明显短板直言不讳。他认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四川应尽快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徐科建议,应充分发挥四川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建设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农业示范园区,推动智能农业发展。发挥传统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优势,推动制造企业升级为智能工厂。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发展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自动驾驶等关键行业的研发和生产。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以成都为中心的文创产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新的内容和形式,提升旅游体验。
“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两业融合’,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我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新兴市场占有率不高、竞争力急需提升等困难和问题。”李亚莲委员开门见山,针对引导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她建议,应以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个性化定制等作为重点发展模式,引导制造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延伸服务环节,提供系统性、集成性或定制性的解决方案,或聚焦某个领域的增值性服务,开发细分市场应用场景,创造服务型制造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同时,充分发挥产业园区集约化发展优势,推动各园区、特色产业小镇等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发展战略、创新运营模式,培育创建具有鲜明“两业融合”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省域强。不少委员也把目光聚焦到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上。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廖伦志委员围绕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规划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园、特色产业小镇;高水平建设一批粮经园区、创业创新园区、休闲康养小镇;分区域遴选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生态农场;以自然村落、特色片区为单元,统筹打造一批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生产、休闲、加工、生活、服务功能完善的田园综合体,实现城乡融合可持续发展。他还建议,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在乡村发展仓储物流、设施租赁、市场营销、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采取“农资+服务”“农机+服务”“科技+服务”等方式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当前,我省县域经济整体已呈‘雁阵’发展格局,但相比全国先进省市的百强县,经济总量偏小、分布不均衡、带动作用不明显等短板较为明显。”许小君委员代表民革四川省委会呼吁,以百强县为牵引,形成“头雁”振翅、“两翼”进阶、“群雁”齐追的县域经济发展“雁阵”新格局。
民革四川省委会提出,瞄准千亿大关,通过进一步向百强县下放经济和社会行政审批权限、实施县域百亿主导产业培育行动、打造西部地区县域创新高地等举措,强力推动现有百强县提质增速上规模。深化百强县培育行动,围绕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平台载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资金、用能等方面“一县一策”倾斜支持,加快百强县冲刺扩容。以百强县为中心,推动区域毗邻、资源相似、产业同构的县域加强协作,形成产业链条上下贯通、产业集群相互融合的产业发展联合体;立足资源禀赋,加强百强县与不相毗邻县域之间的协同发展,促进跨地域经济发展,实现五区共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