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政协要闻>

北京市政协开展“各界委员齐参与 每月一题聚共识”民主监督工作纪实

2024-01-23 08:50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问题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充分运用科技力量和手段,加强电动自行车及锂电池源头管理,强化全链条安全监管,提升锂电池安全技术标准,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安全保障。”1月10日,北京市政协“各界委员齐参与 每月一题聚共识”民主监督工作(以下简称“每月一题”民主监督)开年“第一题”拉开新的序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制度。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政协民主监督工作,从2023年开始,北京市政协组织开展了“每月一题”民主监督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探索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新路径。

“每月一题”民主监督工作是十四届北京市政协坚持履职为民理念、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开展的一项创新性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每月一题”民主监督工作自2023年4月启动以来,以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高频共性问题为切入口,深入开展民主监督,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和力量,助推民生难题破解,进一步推动政协工作融入全市工作大局,把政协民主监督嵌入首都治理实践,更有效地实现政协履职与党政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将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首都治理效能。

履职为民

为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搭建平台

时间回溯到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在接受媒体视频连线采访时透露,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职能,2023年北京市政协将创新开展“每月一题”民主监督活动,围绕党委政府重要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民主监督。

“就是从小切口入手,为各界委员深入参与全市中心工作搭建平台,在民生领域发出更多政协好声音,实现政协工作与党政工作同频共振,助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魏小东说,市政协将发挥委员作为民主监督工作的主体作用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联合工作专班,根据议题组建若干民主监督小组,力争发动全体市政协委员参与,促进相关政策优化和问题解决。

该项民主监督工作启动后,北京市政协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将“每月一题”民主监督纳入市政协年度重点任务分解、列入主题教育活动实践内容。

另一方面,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主动向前一步,建立政协议题监督小组、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和“每月一题”问题主责部门三方联系机制。北京市政府各主责部门主动安排和邀请政协委员参加相关问题的调研活动,努力为政协民主监督提供便利、创造条件。

2023年4月以来,北京市政协从全市接诉即办“每月一题”推动解决的17项重点民生诉求问题中,筛选出养老机构监管、重点群体就业、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农村地区煤改清洁能源运行管护、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社区卫生机构管理、供水保障、集中供热、公交线路站点优化、直播带货虚假宣传等10个问题,作为民主监督重点议题,相应组建了10个议题监督小组,通过专项民主监督搭建了政协委员知情明政、参与首都城市治理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这10个议题监督小组完全打破专委会和界别界限,按照议题,由不同界别、不同专委会的委员按照自愿报名方式组建,“各议题监督小组实施专项民主监督工作,不仅有利于不同界别委员的思想交流、利益整合,也有利于委员跨界别履职、增进对不同领域工作的了解。”参加民主监督议题小组的委员认为。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0个议题监督小组共开展各类监督活动百余次,已有8个议题监督小组参加了中共北京市委深改办“接诉即办”改革专项小组月度例会,17名委员在月度例会上发言。这些工作,不仅在推动问题解决、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建言资政作用,同时也在增进了解、化解矛盾、宣传政策、凝聚共识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走群众路线是做好工作的根本要求。”北京市政协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每月一题”来源于12345市民服务热线,都是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政协“每月一题”民主监督要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才能切实助力推动实际问题解决,帮助办好群众身边的事。

问题导向

将协商调研贯穿监督全过程

民主监督意见提得准,提得实,离不开扎实调研的基本功。监督意见建议要贴民心、更接“地气”,离不开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要持续优化公交线网新开、调整常规公交线路不少于65条”“优化公交、轨道接驳,新增、调整公交线路设站不少于60处”……在解决中国电科院社区居民提出的公交“最后半公里”问题时,议题监督小组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市交通委以及部分委员一起协商、畅所欲言,大家很快就有了共识,也有了圆满结局——此前途经小区的81路公交于2023年11月完成线路调整,在电科院社区居民“家门口”增设了清河小营东路东口站,大家出小区步行几十米即可到达。居民们对这样的协商结果非常满意,对政协民主监督如何发挥效能有了最直观的了解。

聚焦“每月一题”的“一方案三清单”,各监督小组在深入分析市民诉求情况的基础上,都选取了针对群众反映诉求较为集中的问题,选取问题高发地区、典型区域,抓住主要矛盾开展深入调研。

“调研还有一个特点是突出协商式监督的特色,把协商贯穿民主监督全过程。”让参加“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议题监督小组的委员颇有感触的是,调研组与体育、园林等部门以及体育设施运营商、居民代表等坐在一起,开展了多轮协商研讨,“通过协商交流,大家深刻认识到体育设施建设并不是体育部门一家的事,需要各部门的政策协调、工作协同。”而这也是一种共识。

从这个角度,委员们认为,“每月一题”问题的破解,本身就是一个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在协商中不断深化认识、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过程。

“每月一题”协商平台的搭建,也建立了以市民群众为主体的诉求方、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解决方、以政协委员为主体的监督方三方共同参与的问题协商解决机制,使得市民代表、主责部门、“接诉即办”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以及各界委员可以协商座谈,由地位更加超脱的议题监督小组综合各方意见,从更深层面提出机制性、常态化的工作建议,最终助力“每月一题”“未诉先办”目标的实现。

注重转化

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在“每月一题”民主监督工作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关键词——全覆盖。也就是报名自愿参与此次民主监督工作的委员实现了市政协所有界别的全覆盖。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为委员搭建的参与平台,报名委员100%参与了议题监督。

“全覆盖”的背后,“每月一题”采用议题监督小组自主调研与应邀参加主责部门调研相结合,议题监督小组集体调研与委员个人调研相结合,线下监督活动与线上监督议政相结合等方式,为更多委员参与民主监督创造条件,让每一位委员都能找到最合适的参与方式,真正实现了“各界委员齐参与 每月一题聚共识”。

“供水保障问题在北京郊区和山区是最明显的,我们想从之前发现的问题中出发继续挖掘下去。”北京市政协城建环保委员会副主任郝留亮表示,要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供水保障”议题监督小组涵盖了委员中水利领域的专家,在工作中发挥作用最大也正是这些专业人士。

从监督内容的设置上,民主监督议题还进一步考虑到与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对接、与专委会优势特色融合。“‘完善养老服务相关政策,推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是北京市政协2023年重点协商议题之一,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在开展这一专题调研中,特别增设了‘养老机构监管’子课题,交由议题监督小组组织实施,实现‘每月一题’民主监督工作与年度协商工作的有效衔接。”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搭平台、设机制、创条件,委员们在民主监督中充分发挥着光与热。有的委员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议政平台建言,有的委员结合监督调研思考后提交了相关提案、监督建议,还有的委员在月度会和推进会上资政建言,“重点群体就业”议题监督小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委员在月度会上发言时,提出的北京大学生就业政策应聚焦高质量就业,与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科教兴国战略相融合等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

北京市有关部门主动支持配合、各专委会重点服务保障、各议题监督小组项目式推进、各界委员踊跃参与的“每月一题”民主监督工作格局已然形成。随着2024年“每月一题”民主监督的“开题”,又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将逐步得到妥善解决。

【责任编辑:李培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