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亚莉:“链”通世界 共创发展
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胜利闭幕,取得丰硕成果。本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为各国搭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全新国际化平台,有助于促进产业发展、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畅通。
李强总理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各方的利益所系和迫切期盼。维护全球供应链安全与稳定是畅通世界经济运行脉络、增进人类社会福祉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生产规模庞大,工业体系健全,服务配套完备。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202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33.5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近30%。我国工业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40%以上的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电、智能手机、消费级无人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中国制造业对于全球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中国举办链博会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赢,贡献中国力量,展现大国担当。链博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的重要行动,是中国向国际社会发出深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强音,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举措。链博会作为疫情后中国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搭建的一个全新平台,必将有利于各国加强交流合作、共享发展成果,必将有利于各国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必将有利于各国加快构建更具韧性、更有效率、更富活力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一方面,受疫情冲击、地缘政治扰动和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等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脆弱性进一步加强,“断链”“脱钩”风险持续攀升;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向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愈加迫切。链博会汇聚全球企业,以供应链为展示逻辑,分别从纵向展示各链条各环节先进技术产品和未来发展趋势,横向展示金融、物流和平台企业等服务,助力上中下游产业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推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提高供应链效率和可持续性,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科技创新强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大对供应链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持续创新;创新产业链合作机制,推动产业协同攻关和融合发展;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可控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开放合作补链,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高质量实施区域贸易协定,促进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双向流动,提高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构建区域内双循环空间;布局“一带一路”关键节点,增强与成员国和共建国家之间的往来黏性,融入区域开放格局,塑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有序性和稳固性。
数字赋能畅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沿着数实融合的发展路径,加快构建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创新政策体系,以数字化应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治理能力,打造开放发展新的着力点;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与保障,提升抗风险能力。
培育“链主”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大力培育全球价值链两端具有市场或技术控制能力的“链主”企业,鼓励“链主”企业联合技术领先专家、高校和上下游配套企业研究关键和共性技术,以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在全球价值链的治理结构上长期缺少话语权的窘境。
关注绿色可持续发展,降低供应链的环境影响。绿色供应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通过发挥核心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绿色低碳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监管和物流体系建设,塑造绿色低碳体系化能力,促进全链条的衔接、提升和协同。
注重人才培养与知识分享,支持供应链创新。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改善营商环境,建立研发中心,推动知识和技能人才流入;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培养供应链管理和创新的专业人才;建立知识分享和交流平台,促进行业内的经验和最佳实践共享。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特聘教授)